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胫腓骨骨折12例
自1984年Rokkanen首先将可吸收内固定物应用于临床以来,自身增强聚乙交酯(SR-PGA)和自身增强聚丙交酯(PLLA)可吸收螺钉、固定棒已广泛应用于关节内骨折和松质骨骨折,但尚无应用于下肢负重骨骨折的报道.我院1998年6月~1999年6月使用第2代PLLA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胫腓骨骨折12例,近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白一冰;马远征;胡明;关长勇 刊期: 2000- 09
-
外伤性肝外胆道损伤八例
单纯肝外胆道损伤临床少见,多合并有其他脏器损伤,故其治疗较为复杂,处理不当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发生,甚至危及生命.我院自1973~1995年共收治因外伤致肝外胆道损伤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福新;吴建飞;胡浩忠 刊期: 2000- 09
-
加强泌尿生殖系损伤诊治的研究
泌尿生殖系损伤是平战时均较常见的损伤.战时火器伤以及平时的自然灾害、房屋倒塌、交通事故等不但可直接损伤泌尿生殖系器官,也可因全身严重的创伤反应而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这些损伤轻者引起器官的损伤或功能缺失,重者可危及生命,加强泌尿生殖系损伤诊治的研究对平战时均有重要意义.本期所刊登的6篇有关泌尿生殖系损伤的论文基本反映了我国在这方面的救治水平和研究现状.......
作者:靳风烁 刊期: 2000- 09
-
颅脑损伤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细胞因子是一组与免疫活化和炎症反应有关的可溶性多肽介质.笔者探讨脑创伤及其并发MODS发病过程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的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IL-6的蛋白活性水平及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为开展新介质疗法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淑堃;姚智;唐卫;卢奕;勾俊龙;张毅;曾宪起;邢复明;毛群 刊期: 2000- 09
-
兔股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制作方法研究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traumaticpseudoaneurysm,TPA)常指动脉受创伤后破裂,由仅存的外膜或纤维组织构成瘤壁的搏动性血肿[1].由于缺少一个可靠的TPA动物模型,使得人们对该病的认识受到一定限制.笔者采用3种显微外科方法制作兔股动脉TPA模型,包括肌洞法、静脉片法、静脉段法.术后对每个模型行动脉造影、活体解剖、组织学检查,以选出一种较为可靠的制作方法.......
作者:孙鸿涛;杨军林;陈立龙;蒋巧艺;向明;沈卫华;彭成宏;徐永年;郑玉明 刊期: 2000- 09
-
大剂量地塞米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对实验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
地塞米松(Dex)是60年代发展起来用于治疗外伤性脑水肿的药物,90年代初,由于大剂量地塞米松概念的提出,在控制外伤性脑水肿发展方面似有较明显的效果[1,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是中枢神经系统内一种内源性激活因子,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因子.它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垂体前叶促甲状腺激素(TSH)和泌乳素(PRL)的释放,而且还能拮抗内源性阿片肽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的病理生理作用[3,4].上......
作者:王锐;段国升;罗毅;张纪;周定标 刊期: 2000- 09
-
尼莫地平对大鼠脑外伤继发肺损伤的防治作用
严重颅脑外伤能造成肺损害,经研究证明这一继发损害与细胞内钙超载有着密切关系.笔者以尼莫地平为代表,探讨钙离子拮抗剂在脑外伤后继发性肺损害中的治疗作用.......
作者:范润金;王宪荣 刊期: 2000- 09
-
可调式背伸复位支具治疗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段脊椎骨折46例
笔者研制的可调式背伸复位支具治疗单纯屈曲型压缩性骨折及无神经症状的爆裂骨折共46例,既能早期复位又能持续固定,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晓亮;刘志伟;孙有声;张建伟 刊期: 2000- 09
-
利用金属网X线平片法进行软组织内金属异物三维定位
软组织内金属异物存留是很常见的临床问题.治疗中常常存在定位不准、手术时间长、手术失败等问题.过去术前常采用X线平片定位,甚至要在透视下进行手术.此种定位方法误差率高,病人及医师受X线伤害较多.1979年以来,笔者设计了利用金属网X线平片法进行软组织内金属异物的三维定位方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志雄;范恒华;陈明智;司建国 刊期: 2000- 09
-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损伤20例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损伤的适应证、优点及注意事项.方法采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20例肾损伤患者,其中外伤性肾损伤13例,复杂性肾结石取石手术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肾损伤7例.结果10例患者于术后第1天肉眼血尿消失;6例于术后第4天消失;3例于术后第5天第2次栓塞术后血尿消失;1例栓塞术后仍有持续性血尿加重而行肾切除术.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具有侵袭小、止血效果好、能大限度保护肾功......
作者:王共先;胡峰;熊礼生;陈卫民;孙庭;曹润福;冯亮;史文仁;谢平;梅真葆;王道仁;彭轼平;辜斌;曾庆娥;赵异才;左慧英;迟海波 刊期: 2000- 09
动态资讯
- 1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转染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成骨研究
- 2 糖尿病大鼠骨折后骨形态发生蛋白-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变化
- 3 三种内固定法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
- 4 胸廓上口大血管损伤的分类和救治
- 5 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对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
- 6 V区屈指肌腱修复后的功能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 7 腹部爆炸冲击伤临床诊疗规范(建议)
- 8 肘部创伤的治疗现状与体会
- 9 《中华创伤杂志》获优秀期刊奖
- 10 3D生物打印技术在皮肤创面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 11 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合并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治
- 12 不同术式神经移位至桡神经疗效观察
- 13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对下丘脑神经元钙信号的调节作用
- 14 我国老年髋部骨折绿色通道建设的现实意义
- 15 创伤性脑梗死76例
- 16 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术后淤血危象的临床分型与救治
- 17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诊治中若干问题探讨
- 18 交锁髓内钉远端锁定方法对股骨干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 19 严重肠系膜上动脉损伤后的损伤控制性外科研究
- 20 内固定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