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
早期肠道营养对严重烧伤大鼠枯否细胞活化状态的影响
目的了解早期肠道营养对枯否细胞(KC)的调理作用.方法30%Ⅲ度烧伤大鼠90只随机分为早期喂养组、延迟喂养组,另设正常对照组15只.于伤前及伤后1,3,5天观察枯否细胞分泌TNF、PGE2的变化及KC吞噬胶体颗粒数量的变化.结果延迟喂养组较早期喂养组KC分泌TNF、PGE2及吞噬胶体颗粒量均明显增加.结论早期肠道营养可下向调理KC的过度激活,减少其释放活性介质,对严重烧伤后由于炎症反应失控所致的多......
作者:朱云;汪仕良;于晟;黎鳌 刊期: 1999- 06
-
缺血再灌注时维生素E乳剂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时肝脏脂质过氧化损害及维生素E(VE)乳剂的抗氧化保护效应.方法采用大鼠全身低血压再灌注与肝缺血再灌注两种动物模型,检测肝脏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同时进行肝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缺血再灌注可造成肝组织MDA含量显著增加,SOD活性及ATP含量显著降低.给予VE乳剂,可显著提高肝组织SOD活性,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损害.结......
作者:李昆;韩本立;李奇芬;段恒春;毛青;彭志明 刊期: 1999- 06
-
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外伤的神经电生理研究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对急性脑外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0例中、重型脑外伤患者缓慢静脉推注GM1100mg/d,每次用药前、用药后1,3小时监测正中神经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经统计分析用GM1前后其主要峰间潜伏期(IPL)的变化情况.结果SLSEP的N13~20IPL在用GM1后均有显著缩短(P<0.01);BAEP的Ⅰ~ⅤIPL在用药......
作者:钟东;唐文渊 刊期: 1999- 06
-
可吸收聚羟基乳酸网原位包裹脾修补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
目的探讨可吸收聚羟基乳酸网片原位包裹保脾手术的效果及保脾手术后近期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28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采用可吸收聚羟基乳酸网片原位包裹保脾修补术,观测其手术效果及术后2年内IgG、IgE、IgA、C3等免疫指标的变化,并复查B超、CT,了解脾脏成活情况.结果27例外伤性脾破裂原位保脾手术均获成功,1例手术后3个月脾脏液化吸收,全组无严重并发症.手术后近期部分免疫功能指标一过性升高,6个月后恢......
作者:阎波;包炎毅;庄志祥;朱雯怡 刊期: 1999- 06
-
烧伤后皮肤混合移植中局部免疫抑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混合皮肤移植的免疫学机制.方法建立烧伤大鼠混合皮肤移植的动物模型及模拟混合皮肤移植的烧伤患者淋巴细胞、异体表皮细胞、自体表皮细胞的混合培养体系.进行大体和病理观察,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指标的检测.结果(1)组织学检查显示,异体移植于术后14~21天遭排斥,混合移植处未见明显排异反应.(2)体外模拟混合移植实验中,自体淋巴细胞对异体表皮细胞的免疫应答强度明显减弱.(3)混合......
作者:李辛群;廖镇江;史济湘 刊期: 1999- 06
-
周围神经损伤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大鼠坐骨神经钳夹伤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mRNA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10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对照及实验组各48只,用持针钳钳夹坐骨神经,于伤后4小时、1,3,7,10,14,21,28天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alpha-32p-dCTP放射自显影,检测大鼠坐骨神经钳夹伤局部、腰4~6背根节及相应脊髓节段bFGF......
作者:池雷霆;裴福兴;王光林;杨均;夏庆杰;丁兰;杨静 刊期: 1999- 06
-
视神经轴索损伤早期郎飞结超微结构研究
目的观察视神经轴索损伤早期郎飞结超微结构的变化,并探讨其在延迟性轴索中断中的作用.方法豚鼠右侧视神经受牵拉致伤,分别于伤后15分钟、2小时和4小时处死动物.电镜下观察郎飞结形态结构的变化,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伤后早期郎飞结有明显的轴膜结构和细胞骨架异常.伤后15分钟近一半郎飞结的轴膜发生局限性疝出,外突轴膜的特征性膜下致密层消失.微管在伤后各时相点均显著减少(P<0.01或P<0.05),伤后15......
作者:孙晓川;W.L.Maxwell;D.I.Graham;郑履平;唐文渊 刊期: 1999- 06
-
胫骨高位截骨术后拇长伸肌麻痹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后拇长伸肌麻痹的解剖学因素.方法在25具(50侧)尸体的下肢上,对腓深神经的起点、拇长伸肌的形态及其肌支的数目、入肌方式、发出点及入肌点的距离等进行了观察.结果腓深神经起始部距腓骨小头隆起点的距离为[20.9±3.5(6.9~37.5)]mm.拇长伸肌的肌支以4种类型入肌:Ⅰ型,从腹侧入肌(11例,占22%);Ⅱ型,从胫侧入肌(29例,占58%);Ⅲ型,从腓侧入肌(6例,占1......
作者:尹望平;邹菊培;陈德松 刊期: 1999- 06
-
促进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方法
关节软骨损伤在临床上较常见,因软骨细胞缺乏有效的自身分裂增殖、修复缺损的能力,软骨损伤后的修复治疗是临床上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年对促进软骨缺损的修复及提高修复组织质量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作者:司全明;侯筱魁 刊期: 1999- 06
-
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与内毒素血症的关系
1979年Goldstein等在体外用125I标记的乙酰低密度脂蛋白(Ac-LDL)研究结果表明,巨噬细胞上存在着特异的Ac-LDL受体,后称之为清道夫受体(scavengerreceptor,SR).......
作者:谢国旗;陈永华;蒋建新 刊期: 1999- 06
动态资讯
- 1 骨关节型严重多发伤的损害控制治疗
- 2 成人无放射影像学异常颈脊髓损伤的临床分析
- 3 P物质对高糖条件下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合成的调节作用
- 4 钝性胸外伤致升主动脉夹层瘤一例
- 5 血栓弹力图评估创伤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凝血功能的价值
- 6 微创改良式脑室-心房分流术治疗创伤性脑积水15例
- 7 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及处理
- 8 火车调车员胫骨平台骨折特点
- 9 下颈椎损伤分类评分系统的评估及临床应用
- 10 下肢主干动脉钝性损伤的早期诊断
- 11 脾脏切除对颅脑创伤大鼠死亡率及脑含水量的影响
- 12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设计轴型皮瓣修复足跟深度创面
- 13 脊髓损伤后的细胞反应和分子变化
- 14 缺氧诱导因子1促进血管生成的调控机制
- 15 严重多发伤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 16 犬颅脑爆炸伤模型的建立
- 17 256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流行病学分析
- 18 Philos钢板与Multiloc髓内钉治疗中老年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的疗效比较
- 19 第七届全国骨与关节损伤学术研讨会纪要
- 20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翻修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