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创伤杂志1999年第3期文章
  • 冲击伤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胸部局部和全身冲击伤后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变化及其与伤情的关系,旨在阐明冲击波是否可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其可能机制.方法致伤前,所有动物均进行主动回避反应(AAR)训练,实验选用AAR≥80%的动物.采用BST-Ⅰ和BST-Ⅲ型生物激波管,致全身和胸部局部冲击伤.分别在致伤后不同时间点再测试大鼠AAR,并观察损伤病理情况.结果(1)大体观察发现,全身或胸部局部暴露冲击波仅导致明显的肺冲击伤,......

    作者:蒋建新;王正国;Ibolja Cemak;廖维宏;徐红;刘大维;李晓炎;石林;王克万;刘彦 刊期: 1999- 03

  • 小鼠15%Ⅲ度烧伤时骨髓基质细胞对粒单系祖细胞生长的影响

    目的研究烧伤情况下骨髓造血基质细胞支持粒单系造血的功能变化.方法采用体外小鼠骨髓基质细胞融合培养和粒单系祖细胞集落(CFU-GM)培养的方法,动态观察15%Ⅲ度烧伤时骨髓基质细胞对粒单系祖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当在烧伤组基质细胞层上培养正常骨髓细胞的CFU-GM时,其集落生成能力在伤后1,3,5,7,10天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同时培养的烧伤小鼠骨髓细胞CFU-GM集落则为伤后1~5天显著降低,第......

    作者:郭朝华;罗成基;孔佩艳;周燕虹;邹仲敏;施炎 刊期: 1999- 03

  • 利用综合失血指数评估脾破裂的伤情及预后

    目的对外伤性脾破裂失血量(hemorrhagicvolume,HV)、失血速度(hemorrhagicspeed,HS)与围手术期失代偿性休克(perioperativedecompensationalshock,PODS)以及脾破裂类型的关系,进行综合评价和对比,找出一种评价患者病情的客观指标.方法根据脾破裂患者术前时间和术中测定的HV,计算患者的HS,取其二者常用对数之乘积作为评价患者伤情的综......

    作者:陈连胜;田斌;王夏炜 刊期: 1999- 03

  •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促进大鼠周围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neuotrophicfactor,CNTF)对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影响.方法34只大鼠分为4组,1~3组各10只,切除两侧坐骨神经各10mm并用硅胶管套接,左侧套管内注入CNTF50μg,右侧注入等渗盐水对照.术后1,3,4个月分别进行电生理和组织学检查.另4只鼠于术后3个月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示踪检查.结果CNTF治疗组术后1,3,......

    作者:张键;陈峥嵘;陈中伟;张光健 刊期: 1999- 03

  • 犬颈内动脉内冷灌注脑选择性降温对脑保护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颈内动脉内冷灌注犬脑选择性降温对缺血性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夹闭左侧颈总动脉、双侧椎动脉、左侧颈外静脉后,自右侧颈内动脉灌入低温灌注液以选择性降低脑温.将颅脑回流的低温稀释静脉血超滤并复温至38℃后再输入体循环.结果18只犬中有14只完成了脑的选择性降温:(5.0±2.0)分钟内降至28℃,(10.3±7.2)分钟内降至20℃,并维持在(19±1.0)℃达50分钟,直肠温度保持在(32.5......

    作者:杨朋范;朱诚;江基尧;卢亦成;张光霁;于明琨;卢洪流;袁国梁;蔡如钰;包映晖 刊期: 1999- 03

  • 后踝骨折以关节负重区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了解后踝骨折影响关节负重区面积及负重接触区图形的影响,以便决定后踝骨折时的手术指征.方法加载7只新鲜尸体小腿和足的标本,利用插入踝关节间隙内的压敏片,测定踝关节完整时及后踝分别切除1/4、1/3、1/2时,踝关节内的负重接触区面积,并分析压敏片着色图形的特征.结果电脑计算出踝关节负重区面积为(3.93±0.30)cm2;后踝切除1/4时负重区面积为(3.42±0.38)cm2,两者有非常显著性......

    作者:汤荣光;盛为;戴克戎;龙公;顾冬云 刊期: 1999- 03

  •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烧伤及皮肤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商品名贝复济)对烧伤、供皮区、外伤和慢性创面愈合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83例患者按照创面的可分性分为两部分.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加rh-bFGF,对照组不加,第1部分110例采用随机自身对照法,观察同一创面不同区域或同体对称部位创面的愈合效果.第2部分73例患者,采用开放试验.分别观察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和在不同时间内的创面愈合率.结果随......

    作者:王世岭;崔晓林;付小兵;周亮;马建丽;严霜 刊期: 1999- 03

  • 外伤性喉气管狭窄22例

    目的探讨恢复外伤性喉气管瘢痕狭窄患者气道持久通畅的手术方法.方法总结1985~1995年间外伤性喉气管瘢痕狭窄22例.其中,喉狭窄18例,气管狭窄2例,二者狭窄并存2例.21例经采用喉气管正中裂开术探查,整复碎裂的支架软骨,松解腔内纤维瘢痕,尽可能保留、铺平粘膜残缘,并留置T形硅胶管6个月以上.结果全部患者实现拔管,气道恢复通畅,拔管后随访1~6年,疗效稳定.结论该手术是一种较好的治疗外伤性喉气管......

    作者:刘爱珍;刘建治;徐浩文 刊期: 1999- 03

  • 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患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创伤感染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本组53例分为GCS>8分组(25例)和GCS≤8分组(28例)及创伤组(33例)和创伤感染组(20例).于入院后第1,3,7和14天抽取血样,运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sIL-2R和TNF-α含量.结果(1)GCS≤8分组伤后第1天sIL-2R及TNF-α水平皆高于GCS>8分组和正常对照组;(2)......

    作者:殷光中;管惟苓;蒋文旭;车志豪;杜彦李 刊期: 1999- 03

  • 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修复四肢骨缺损的初步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自固化磷酸钙水泥(ACPC)人工骨修复非负重或低负重部位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ACPC人工骨修复30例患者36处非负重或低负重部位骨缺损,平均年龄26.5岁.骨缺损大小平均为15cm2,骨缺损病因依次为骨折、骨囊肿、骨纤维结构不良、内生软骨瘤和髂骨供骨区等.观察患者术中ACPC固化时间,术后全身及切口局部反应,血钙、磷值变化,X线片和CT扫描.随访平均时间9.4个月.结果全部患者未见明......

    作者:陈统一;王文波;李力;李晓东;傅云根;陈中伟 刊期: 1999-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