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创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创伤后应激障碍临床治疗的探索与思考
张赛;程世翔
关键词:
摘要: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个体遭受灾难性心理创伤而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创伤事件重现、创伤线索回避、持续过度警觉、选择性遗忘及情感麻木等[1].PTSD不仅与遗传易感性相关[2-3],还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紊乱[4]、免疫系统被激活[5-7]、神经结构异常改变(如海马、腹内侧前额叶皮质体积缩小)[8]等相关.而胼胝体体积缩小是儿童PTSD患者区别于成人的重要特征之一[9].脑组织结构改变可能是PTSD发病的原因,也可能是PTSD发病引起的结果.心理社会因素也是影响PTSD诊断的重要方面[10-11],而生活状态、受教育程度、身体状况等因素也会影响人对创伤性事件的反应程度[12-13].近年,随着全球范围内自然灾害、暴力伤害、恐怖袭击和战争的不断发生,PTSD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PTSD病程一般较长且易复发,给患者个体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也给社会卫生保障带来极大挑战[2].因此,深入了解PTSD发病机制、准确评估病情并制订针对性治疗方案是降低患者自残行为、改善孤独与绝望感、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笔者结合PTSD诊断指南,就PTSD的临床治疗问题进行探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