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首页>中华创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创伤杂志2008年第01期

急性脑外伤后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李学军;袁贤瑞;李萃;彭泽峰;袁盾

关键词:脑损伤, 电泳, 凝胶, 双向, 光潜分析, 质量, 蛋白质组学
摘要:目的 研究脑损伤前后人脑皮层蛋白质组分差异表达的情况.方法 对10例重型脑外伤患者和4例对照的皮层组织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即利用固相pH梯度(immobilized pH gradient,IPG)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分离人脑外伤后皮层组织及对照的皮层组织的总蛋白质,蓝银显色后经图像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和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electrospray ionization-quadrupole time-of-flight,ESI-Q-TOF)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 结果 得到了分辨率较高、重复性较好的人脑外伤后皮层组织及对照的皮层组织的2-DE图潜;图像分析识别差异蛋白质点21个;通过质谱分析鉴定出一些与代谢反应、氧化应激反应、信号转导等有关的差异蛋白17个. 结论 成功鉴定17个与脑外伤相关的蛋白,为进一步阐明脑外伤后的病理生理作用机制及其诊断和治疗、预后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