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后路内固定术中分步体内原位弯棒复位技术治疗腰椎爆裂骨折的效果
目的探讨后路内同定术中应用分步体内原位弯棒复位技术治疗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07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76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其中男48例,女28例;年龄18~57岁,平均40.4岁.损伤节段:L132例,L224例,L314例,L46例.根据术中弯棒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34例采用体外预弯棒技术(体外预弯棒组),42例采用体内原位弯棒技术(体内原位弯棒组......
作者:何磊;钱宇;金以军 刊期: 2017- 03
-
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合并横韧带断裂的不稳定寰椎骨折
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合并横韧带断裂的不稳定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08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7例合并横韧带断裂的不稳定寰椎骨折患者,其中男13例,女4例;年龄34~69岁,平均47.8岁.所有寰椎骨折均为Jefferson骨折(Levine-EdwardsⅢ型).横韧带断裂分型:Ⅰ型12例,Ⅱ型5例.术前视觉模拟评分(VAS)为(5.5±1......
作者:张宁;李方财;陈其昕;陈维善 刊期: 2017- 03
-
经皮伤椎椎弓根置钉纠正胸腰段骨折后凸成角的疗效
目的探讨经皮伤椎置钉纠正胸腰段骨折后凸成角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0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97例无神经症状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均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术治疗.根据是否行伤椎置钉分为A组(伤椎不置钉组,47例)和B组(伤椎置钉组,50例).每组又根据术前节段后凸角分3个亚组:后凸角≤10°(A1组11例,B1组16例)、后凸角10°~20°(A2组20例,B2组16......
作者:徐正宽;陈刚;李方财;陈其昕 刊期: 2017- 03
-
Ⅰ期后前路内固定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目的探讨Ⅰ期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前路内固定术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Ⅰ期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前路内固定术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患者21例,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17~64岁[(38.7±11.4)岁].损伤节段:T112例,T125例,L16例,L28例.骨折按AO分型:A型4例,B型7例,C型10例.胸腰椎损伤分类和严重......
作者:赵兴;朱刃;徐文斌;刘刚;方向前;范顺武 刊期: 2017- 03
-
经口咽入路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寰椎骨折经口咽入路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08年6月-2014年6月经口咽入路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21例横韧带完整的不稳定寰椎骨折患者,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1~57岁[(40.9±10.6)岁].前1/2Jefferson骨折12例,半环Jefferson骨折9例.患者均有明显的颈椎活动受限.术前视觉模拟评分(VAS)4~9分[(7.6......
作者:赵士杰;全仁夫;翟晓军;陈恩良;李强;孙观荣;胡文跃 刊期: 2017- 03
-
不稳定脊柱骨折的治疗策略
脊柱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5%~6%[1].其治疗应充分考虑骨折的类型、稳定性、脊髓损伤以及合并其他损伤的限度.目前不稳定脊柱骨折通常采取手术治疗,目的是大限度解除脊柱骨折所引起的脊髓神经的占位、压迫,以挽救受损的神经功能;在此基础上恢复脊柱的正常序列和重建脊柱的稳定,恢复脊柱的支持和运动功能[2].因此选择佳的治疗方案对不稳定脊柱骨折尤为重要.本期集中刊出脊柱不稳定骨折的相关论文,笔者就其治疗策略进......
作者:全仁夫;韩雷 刊期: 2017- 03
-
非手术和手术治疗连枷胸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非手术和手术治疗连枷胸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3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连枷胸患者60例,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36~62岁[(49.8±10.3)岁].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非手术组(28例)和手术组(32例).伤后3,6个月摄胸部CT片,同时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对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比较两组肺膨胀不全、胸廓畸形、骨折延迟愈合、肺功能等指标的差异.......
作者:张六伢;郑国平;陈维;孟小鹏;李远静 刊期: 2017- 03
-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非手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非手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疗效.方法检索1990-2016年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CBM)、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收集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非手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疗效对比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非手术治疗在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呼吸机支持天数、肺部炎症比例、肺不张比例及肺功能相关指标等方面......
作者:曹伯雄;李琴;卢明水;侯勇;周强;昝自亮 刊期: 2017- 03
-
腔内介入术治疗急性肱动脉损伤的疗效
目的探讨腔内介入术治疗急性肱动脉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1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16例急性肱动脉损伤患者资料,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27~66岁,平均47.9岁.损伤血管部位:左上肢7例,右上肢9例.损伤类型:动脉内膜损伤13例,假性动脉瘤3例.应用腔内介入技术,实施支架置入及球囊扩张治疗.采用造影评估肱动脉血流恢复情况;记录手术时间;观察患肢远端动脉搏动及肢体缺......
作者:张希全;葛世堂;陈众;董戈;郭峰 刊期: 2017- 03
动态资讯
- 1 创伤性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关节镜检查和手术治疗
- 2 腹腔镜诊疗腹部创伤49例
- 3 强化椎弓根螺钉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 4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球囊栓塞随访影像学特征
- 5 汶川地震937名伤员流行病学特征
- 6 抢救气管内异物致频发呼吸心跳骤停一例
- 7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在骨再生和药物控释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8 移植分泌神经营养因子-3的人胚神经干细胞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 9 BMP-2对面神经再生过程中Tau蛋白表达的影响
- 10 549例胸部穿透伤的救治探讨
- 11 多发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及调节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12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12例
- 13 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软骨细胞体内构建组织工程软骨
- 14 椎板减压钛网椎管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随访观察
- 15 逆行股骨髓内针治疗股骨骨折119例
- 16 经后路减压对大鼠脊髓背侧压迫损伤的治疗作用
- 17 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的治疗选择
- 18 早期机械通气联合气道持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严重肺挫伤的疗效
- 19 颈椎钩突骨折的损伤机制与治疗
- 20 血液稀释疗法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脑组织氧分压及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