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创伤杂志2016年第7期文章
  •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TBI)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DC)后硬膜下积液(SE)的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行DC后发生SE的56例sTBI患者资料.其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12~76岁[(36.1±13.5)岁].致伤原因:交通伤42例,高处坠落伤7例,击伤4例,重物砸伤3例.发生减速性、加速性及挤压伤分别为45例、8例和3例.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作者:李志红;李玉骞;柴磊;杨彦龙;高立;李敏;张兴业;常涛;郭清保 刊期: 2016- 07

  • 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BI)后脑积水(PTH)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重型TBI患者183例(中型103例,重型8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5例,女58例;年龄6~91岁,平均48.23岁.根据是否并发PTH,分为PTH组(34例)和无PTH组(149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TBI伤情分型、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线移位、硬......

    作者:曹铖;马继强;梁玉敏;吴伟;高恒 刊期: 2016- 07

  • 颅脑创伤临床诊治的循证医学评价

    全球每年大约有1000万患者因颅脑创伤而入院治疗[1].颅脑创伤的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由于机动车数量增加引起的交通伤所致.而发达国家由于安全辅助措施和交通法律法规的健全,交通意外的发生率不再明显增加,但是老年患者跌伤导致的脑挫裂伤逐渐增多.由于老年患者常伴其他疾病并有服用其他药物史,给诊治带来新困难.我国机动车保有量逐年上升,同时我国又将进入老龄化社会(2025年老龄人口将突破3亿),所以中国神......

    作者:刘佰运;刘伟明 刊期: 2016- 07

  • 创伤性休克液体复苏常见问题探讨

    液体复苏自1832年首次运用于临床治疗以来,很快就被作为一个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用于创伤救治,特别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大量实践后,其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创伤救治理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拯救了无数创伤患者的生命.据报道,伤后24h内死亡的患者中有50%是因为出血所致[1],因此,创伤早期在尽快有效控制出血的同时,通过液体复苏减小创伤后失血性休克对患者机体造成的灾难性影响,是创伤救治的重要环节.但理想的创......

    作者:施建国;姚远 刊期: 2016- 07

  •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诊治中若干问题探讨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多因高能量创伤所致,病死率高达43%~50%[1].全面快速评估、限制性液体复苏、外固定、骨盆填塞和血管造影栓塞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有效提高了生存率.但如何迅速有效地控制骨盆骨折大出血仍是临床治疗难点,同时在急救具体措施的运用以及时机、次序等方面仍存在较大争议[2].笔者重点就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诊治中的相关问题做一探讨.......

    作者:陈大庆;陶洁茹;孟伟阳;薛胜男;陈健;何其芳 刊期: 2016- 07

  • 重视复苏性剖胸探查术在濒死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创伤急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濒死状态的创伤患者数量将不断增加.这些患者有的可能已心搏骤停,有的循环呼吸状况极不稳定而濒临心血管功能衰竭(虽有生命体征;如瞳孔反射、自主呼吸、自主运动或脉搏可触及,但并发深度休克或呼吸功能衰竭),需要“先治疗再诊断”的特殊临床处理路径指导.......

    作者:都定元 刊期: 2016- 07

  •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轻微外伤致重度前房炎症反应一例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是目前治疗近视眼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术后异物残留、上皮植入、瓣下感染和炎症反应等是较常见的并发症[1-3].因轻微外伤导致严重前房炎症反应尚未见报道.笔者报告1例LASIK术后轻微外伤导致重度前房炎症反应患者,以指导临床工作.......

    作者:刘莛;朱小敏;张国伟;白继 刊期: 2016- 07

  • 双平面截骨骨搬移治疗胫骨大段感染性骨缺损

    目的探讨应用双平面截骨骨搬移治疗胫骨大段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胫骨大段感染性骨缺损患者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16~65岁,平均40.9岁.致伤原因:交通伤8例,爆炸伤2例,砸伤2例.清创后皮肤缺损4.5cm×2.0cm~20.0cm×10.0cm,平均8.7cm×5.8cm.胫骨缺损6.0~20.0cm,平均11.0cm.所有患者应用I......

    作者:张彦龙;彭阿钦;吴希瑞 刊期: 2016- 07

  • 成人急性寰椎骨折循证临床诊疗指南

    2002年,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学会(AANS)/神经外科医师大会(CNS)联合制定了《成人急性寰椎骨折处理指南》[1].2012年,CNS基于2011年之前的英文文献对该指南进行了修订,并于2013年发布了该指南的修订版[2].然而,临床诊疗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相关领域的临床研究成果推陈出新.为了给中国骨科医师提供关于寰椎骨折处理方面新和有效的信息,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创伤工作组组织相关专家......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成人急性寰推骨折循证临床 刊期: 2016-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