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
低温冷刀冷冻皮肤组织建模的研究进展
低温冷冻治疗是通过利用低温作用于病变组织,使病变组织坏死、脱落,达到治疗的效果;同时冷冻治疗过程具备出血少、痛苦小等优点.因此,低温冷冻治疗广泛应用于皮肤外科、美容美体领域,同时也可用于治疗白内障、青光眼、慢性鼻炎、扁桃体炎等疾病以及肿瘤组织[1].已有研究表明,对冷冻治疗进行温度场模拟研究,其结果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冷冻治疗手术前规划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使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
作者:王力;张执南;陈诗元;诸葛洵;郇京宁 刊期: 2016- 04
-
中国高原道路交通伤研究现状
海拔3000m以上的地区称为高原地区.中国是世界上高原幅员辽阔的国家,约1/4国土面积为高原.中国高原地区涵盖西藏、青海两省区全部和四川、新疆、甘肃及云南等省区的部分地区.道路交通是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一定程度上决定并反映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1].高原地区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等原因,使得道路交通运输在其综合运输体系中始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2].由于恶劣的环境影响......
作者:赵辉;尹志勇;王正国 刊期: 2016- 04
-
创伤即刻神经内分泌紊乱及其调控的研究进展
创伤和手术即刻使机体立即启动神经内分泌反应,维持内环境稳定,避免器官受损.当超出自身调控能力时形成神经内分泌紊乱(neuroendocrinedysfunction,NED),将导致多器官损害和精神性疾患[1-6].手术即刻NED若能及时得到麻醉剂量阿片类药物等的有效调控,患者术后恢复良好[7-8].而创伤即刻NED目前缺乏有效调控,是造成高发死亡、预后差的主要原因.现对创伤即刻NED及其调控的研......
作者:卢魁;孔艳霞;谭杜勋;谭新宇 刊期: 2016- 04
-
改良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目的比较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和改良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I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03例老年OVCF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IPKP组(57例,72椎)和PKP组(46例,58椎).比较两组患者术前骨折椎体压缩度、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术后末次随访椎体高度丢失率、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相邻椎体再骨......
作者:杨占辉;沈惠良;史宏伟;石明国;曲绍东;张立军;贾文杰;赵际刚;王军辉 刊期: 2016- 04
-
罕见外伤后脑胶质瘤一例
外伤和脑肿瘤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1864年,Wirchow将脑外伤归结到脑肿瘤的发生因素之一[1].笔者介绍的一例脑外伤后脑胶质瘤患者,充实外伤与脑肿瘤关系的证据.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45岁,2009年4月在工地上从3~4m高度坠落造成脑外伤.当时昏迷并在外院行头颅CT检查发现右侧额颞叶硬膜外血肿,考虑右侧颞骨、乳突骨折并乳突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脑挫裂伤(图1A、B).随后急诊行开颅血肿......
作者:董剑锋;赵柏皓;周良学 刊期: 2016- 04
-
不同皮瓣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创面修复是横亘在外科医师面前一个持久的挑战,战争中火器伤遗留创面,生活中交通伤遗留创面,工作中机械损伤遗留创面,医疗中肿瘤切除和放、化疗遗留创面,感染和伤口不愈合也要遗留创面.面对这个古老而弥新的难题,创面修复的应对之策也随之进步和革新,从初的植皮到局部皮瓣、任意皮瓣,直到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尤其是穿支皮瓣的出现,将创面修复带入一个全新时代.......
作者:徐永清;范新宇 刊期: 2016- 04
-
保留感觉的改良指固有动脉阶梯递进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
目的探讨通过保留感觉的改良指固有动脉阶梯递进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的可行性.方法2012年1月-2015年2月收治15例(17指)指端皮肤缺损伴肌腱或指骨外露患者,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7~55岁,平均41岁.致伤原因:重物砸伤5例,刀割伤4例,机器绞伤4例,包块切除术后2例.采用改良锯齿状切口指固有动脉阶梯递进式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缺损,皮瓣携带指固有动脉及神经,Ⅰ期重建指腹精细感觉,避免钩甲畸......
作者:唐修俊;李丰;魏在荣;王达利;王波;张文夺;李书俊 刊期: 2016- 04
-
臂远端外侧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肘部中小面积软组织缺损
临床上可供修复肘部皮肤缺损的皮瓣种类较多,邻位带蒂皮瓣因优点较多而作为首选[1-2].传统的臂外侧逆行岛状皮瓣是利用桡侧副动脉为蒂,术中需要游离桡侧副动脉,“无效”折叠的筋膜蒂部太长.穿支皮瓣其轴心血管为穿支,切取方便.笔者于2010年3月-2013年8月利用臂远端外侧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肘部中小面积软组织缺损,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兵;顾三军;徐可林;李海峰;刘宇;孙振中;芮永军 刊期: 2016- 04
-
腓骨皮瓣逆行转位修复足外侧纵弓复合组织缺损
足弓由外侧纵弓、内侧纵弓及横弓组成,其中任何一部分缺失均会破坏足完整的支撑结构,严重影响足的负重及行走功能.2006年10月-2015年4月我科应用同侧腓骨皮瓣转位修复足外侧纵弓复合组织缺损患者14例,患足的负重功能及外观均恢复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1例,女3例;年龄21~53岁,平均37岁.致伤原因:重物砸伤9例,交通伤5例.均为急诊入院,受伤至入院时间1~7.5h,......
作者:刘光军;谭琪;张永强;王谦;杨磊;李振 刊期: 2016- 04
-
老年患者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急诊修复方法与疗效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急诊原位修复的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5月-2015年2月共收治60岁以上由交通伤所致下肢大面积(跨膝/踝关节)撕脱伤患者11例,其中双下肢2例,单肢体9例,均给予急诊清创后行自体皮片回植法、动静脉吻合术及持续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三种方法结合Ⅰ期修复.通过观察受区皮肤成活面积评估创面修复效果,评价伤肢膝关节和踝关节术后24个月的主动及被动活动功能.结......
作者:林涧;林加福;张天浩;王之江;顾漪 刊期: 2016- 04
动态资讯
- 1 椎弓根钉SRS系统治疗下腰椎创伤型滑脱
- 2 66例重度胸腹联合伤救治体会
- 3 五例肾蒂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 4 内毒素血症时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及其对库普弗细胞-内毒素反应的影响
- 5 短肽cog1410对小鼠创伤性脑损伤灶周围脑水肿的影响
- 6 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的再生现象观察
- 7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诊治中若干问题探讨
- 8 髌韧带中1/3动力重建后交叉韧带
- 9 陈旧性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
- 10 可吸收聚羟基乳酸网原位包裹脾修补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
- 11 从基础到临床转化的“新常态”
- 12 氧自由基-线粒体信号通路在Edaravone治疗创伤性脑创伤中的作用
- 13 多支点单臂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337例
- 14 小容量复苏对失血性休克犬血流动力学及内脏组织灌注的影响
- 15 关节镜治疗创伤后踝关节炎52例
- 16 上颈椎骨折内固定技术相关问题探讨
- 17 而立之年当奋进:写在《中华创伤杂志》创刊30周年之际
- 18 ISS对多发伤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
- 19 颅脑创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20 术益纱作为肝创伤止血修复材料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