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创伤杂志2015年第6期文章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严重脊髓损伤可导致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及括约肌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的严重伤害,对其健康和生活造成严重破坏,对家庭和整个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长期以来,临床工作者采用包括药物、手术、理疗等在内的各种方法治疗脊髓损伤,但效果均不理想[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骨髓中的非造血组织干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可分化为神经细胞[2-3],具有取材方便、扩增迅速、可自体移植等优点,在中枢神......

    作者:孙佳佳;周军;杨惠林 刊期: 2015- 06

  •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性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1月收住的2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RDW是否高于正常参考值的上限分为低RDW组(RDW<15%,198例)和高RDW组(RDW≥15%,66例),比较两组一般情况、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相关炎性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动脉血乳酸]、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

    作者:徐文俊;王飞;胡善友;吴晓;林兆奋 刊期: 2015- 06

  •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出血性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细菌学分析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出血性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4年9月入住NICU的234例出血性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和非肺部感染组.对两组患者入院时GCS评分、性别、年龄、吸烟史、昏迷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NICU时间等进行评估,并对肺部感染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肺部感......

    作者:张超;胡荣;冯阳;蒲明军;冯华;钱忠明 刊期: 2015- 06

  •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颅脑损伤后对侧硬膜下积液

    手术对侧硬膜下积液是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颅脑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导致严重后果[1-2].我科2002年1月-2012年1月对61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单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其中39例术后出现对侧硬膜下积液,发生率为6.3%.现将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秦华平;官卫;杨常春;马涛;施益民;周建军;杨伊林 刊期: 2015- 06

  • 脓毒症研究进展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严重创伤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1].全球每年约有1800万例严重脓毒症患者,每天死亡约1400例,其发生率为3%,每年以1.5%的速度增加[2-3].我国每年约有300万例脓毒症患者,死亡约100万例[1-2].美国每年新增脓毒症患者达2万例,病死率为50%[4].病死率已从1980年的4.2/10万增至1992年的7.7/10万[5].发病率增加......

    作者:王正国;张良 刊期: 2015- 06

  • 两种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M-TLIF)和Wiltse入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W-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57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M-TLIF组(27例)和W-TLIF组(30例).M-TLIF组损伤部位:L4~511例,L5~S116例.腰椎峡部裂性滑脱19例(Ⅰ度滑脱17例,Ⅱ度2例......

    作者:刘新宇;原所茂;田永昊;郑燕平;王连雷;李建民 刊期: 2015- 06

  • 外伤性乙状窦破裂致后颅窝硬膜外血肿一例

    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traumaticposteriorfossaextraduralhematoma,TPFEDH)较幕上硬膜外血肿少见,而多为动脉源性出血所致.急性静脉源性硬膜外血肿较少发生,静脉窦破裂出血引起硬膜外血肿患者的病死率较动脉源性出血高[1].外伤性乙状窦破裂致TPFEDH较少见,并且由于其位置深在,术前明确诊断乙状窦破裂较困难,术中常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病死率极高.我科于2......

    作者:盛汉松;徐剑峰;林坚;林逢春;周辉;尹波;张弩 刊期: 2015- 06

  • 近节指背动脉蒂邻指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目的探讨近节指背动脉蒂邻指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并重建感觉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21例(21指)手指皮肤缺损患者,采用近节指背动脉蒂邻指岛状皮瓣进行修复并重建感觉.损伤指别:示指7例,中指9例,环指4例,小指1例.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1.9cm×1.5cm~4.3cm×2.3cm.皮瓣切取面积为2.0cm×1.7cm~4.5cm×2.5cm.皮瓣供区均采用上臂......

    作者:冯仕明;王爱国;张在轶;陶友伦;周明明;郝云甲;孙擎擎 刊期: 2015- 06

  •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

    交通事故、碾压伤等导致的足部软组织缺损创面较大,治疗困难.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各种游离皮瓣渐趋成熟,为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提供了更好的选择及技术保障.2008年6-2012年12月我科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大面积足部软组织缺损2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作者:尚修超;刘宏君;张乃臣;张文忠;许涛;顾加祥 刊期: 2015- 06

  • 体表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清创后引流管的拔除时机

    临床中会遇到各种体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灶,这些病灶多数属于深且窄、多重耐药菌感染,术后抗生素使用无效或效果有限[1-2],如清创后直接缝合,多数会发生伤口的感染、复裂等,若采取开放性引流,容易在换药过程中造成创周的二次感染,且需行Ⅱ期手术缝合[3].因此,常采用彻底清创术后负压封闭引流(vacuumsealingdrainage,VSD)技术[4-5].笔者就引流管的拔除时机进行探讨.......

    作者:倪智敏;孙家琛;杨萍;王鹏;刘华;谢亮;龚慧;田诗政 刊期: 2015-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