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
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3D打印技术是一种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数控(CNC)、精密伺服驱动、新材料等先进技术集于一体,具有很高科技含量的综合性应用技术[1].其早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美国出现,之后很快扩展到欧洲和日本,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应用在航空航天、军工、汽车和电子制造、生物工程和医学、建筑、日常用品等多个领域,尤其在一些交叉学科领域中,如生物医学领域等.3D打印技术具......
作者:黄沙;姚斌;付小兵 刊期: 2015- 01
-
创伤医学发展的思考
创伤是医学中古老的课题,自人类出现起就开始有创伤.美国著名外科学家Mattox曾经说过,即使其他外科疾病已不复存在,创伤仍然不会被消灭.今天,创伤医学已有很大的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今后的发展如何?笔者提出以下几点认识和建议,供同道们参考.......
作者:王正国 刊期: 2015- 01
-
《中华创伤杂志》2014年主要刊文综述
2014年我刊共刊登论文336篇,组织了颅脑损伤、脊柱脊髓损伤、胸腰椎损伤、胸腹部损伤、骨与关节损伤、骨盆骨折、软组织损伤、创伤性瘢痕、创面修复等重点号.其中院士寄语1篇、专家论坛16篇、规范与指南5篇.对鲁甸地震的救援进行了专题报道,基本反映了我国创伤救治方面的新研究动态和进展.现将主要刊文内容综述如下.......
作者:曾琳;向勇;刘国栋;胡鹭 刊期: 2015- 01
动态资讯
- 1 早期骨搬移治疗合并软组织缺损的小腿中远端离断伤八例
- 2 数字化辅助技术在股前外侧分叶皮瓣修复前中足脱套伤中的应用
- 3 小儿大腿毁损小腿旋转上移再植一例
- 4 经皮空心拉力螺钉技术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的定量解剖研究
- 5 132例严重肺挫伤诊治分析
- 6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在严重多发伤治疗中的应用
- 7 3D导航辅助下经皮骶髂螺钉联合前环外固定架治疗Tile B、C型骨盆骨折
- 8 创伤信息管理系统在批量创伤救治中的应用
- 9 喉返神经损伤早中期神经减压和神经吻合的对照研究
- 10 静脉窦处硬脑膜外血肿29例
- 11 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脑外伤的影响
- 12 20例成批火器伤的救治
- 13 一侧颈总动脉断离再通后临床过程讨论
- 14 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
- 15 细胞周期依赖激酶2重组慢病毒对内毒素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
- 16 开胸和腔内修复术治疗外伤性主动脉破裂
- 17 第三代扩髓带锁髓内钉急诊治疗胫骨干开放性骨折
- 18 局部应用纤维蛋白胶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止血效果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 19 创伤急救与治疗模式探讨
- 20 多发伤中长骨骨折的治疗与脂肪栓塞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