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
纳络酮治疗颅脑损伤临床效果分析
纳洛酮是人工合成的体内阿片受体的竞争性拈抗剂,广泛用于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及各种休克等[1-2].纳洛酮不仅可有效逆转颅脑损伤后的低血压症状,改善脑电图、血气指标及脑灌注压等指标,还可有效阻断急性脑损伤后内源性阿片肽含量异常升高所造成的继发性脑损害,减轻脑水肿,改善脑代谢[3].临床逐渐用于治疗颅脑损伤.笔者采用纳络酮治疗颅脑损伤患者8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忠;赵伟;田军 刊期: 2014- 09
-
创伤性脑梗死76例
创伤性脑梗死(traumaticcerebralinfarction,TCI)是指颅脑损伤后引起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产生的局灶性或广泛性不可逆性缺血、缺氧性坏死而出现的神经功能障碍[1].TCI是颅脑损伤患者不常见但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不但加重患者的病情,而且增加致死率、致残率,其发病率可达5.5%[2].原发性颅脑损伤的症状和体征往往容易掩盖TCI的症状和体征,在临床治疗中容易忽......
作者:帅晖;洪涛;俞红林 刊期: 2014- 09
-
创伤性脑损伤后性激素变化对预后的影响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可导致短暂或永久性神经功能紊乱,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其中神经内分泌反应(NER)是创伤后机体调节反应的主要组成部分.创伤引起如低氧血症、低血压、炎症反应等继发性脑损伤,影响明显的是生长激素轴和促性腺激素轴[1].激素水平的变化能进一步加重脑水肿及自由基损伤,导致伤情恶化及预后不良.笔者分析TBI患者特别是特重型TBI患者急性期性......
作者:董明昊;葛学诚;出良钊;冯鲁乾;陈益民;刘健 刊期: 2014- 09
-
乳酸水平与颅脑损伤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后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血液乳酸水平变化及其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后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48例,其中男32例,女16例,设为损伤组.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无系统性疾病的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5例,女15例.患者于入院时、诊断为迟发性颅内血肿时、治疗7,14d时测量静脉血乳酸值,并与对照组静脉血乳酸值进行比较.结果入院......
作者:周昌龙;贺学农;夏小辉;张光伟;崔敏 刊期: 2014- 09
-
应用新理念新材料新技术,努力提高严重胸部创伤救治水平
近20年来,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丰富了胸部创伤的诊疗手段,使患者获益,新的诊疗技术也不断改写着胸部创伤的诊疗标准[1].床旁超声技术诊断心脏压塞和气胸、胸腔镜技术逐渐取代常规剖胸探查术、肺伤道敞开止血修补及楔形切除术等保肺技术、胸主动脉损伤腔内修复术(thoracicendovascularaneurysmrepair,TEVAR)、连枷胸肋骨骨折内固定术、现代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
作者:都定元 刊期: 2014- 09
-
节段性固定+伤椎强化治疗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
目的探讨后路节段性椎弓根钉固定结合伤椎硫酸钙骨水泥强化治疗Denis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0例Denis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其中20例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撑开复位联合伤椎置钉(节段性固定)和硫酸钙骨水泥强化,无后外侧植骨融合(联合治疗组).以同期按随机数字表法选择的采用传统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的20例胸腰椎骨折为对照(传统治疗组)......
作者:王雪;马信龙;张晓林;陈长宝;徐宝山;吕工一;王涛 刊期: 2014- 09
-
Halo-vest支架联合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中老年齿状突骨折
齿状突骨折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的颈椎骨折,愈合率较低,约为20%~85%[1-2].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Halovest支架、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后路环枢椎融合内固定术等.Halo-vest支架创伤小、稳定性好,但骨不愈合率较高,长期佩戴并发症发生率较高[3].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创伤、融合率较高,且保留颈部的生理活动范围;但对于中老年患者,由于骨质疏松及循环功能减退,内固定松动、骨折移位、骨不愈合......
作者:徐兆万;厉锋;王炳武;隋国侠;刘伟强;冀旭斌;庄青山 刊期: 2014- 09
-
持续颅骨牵引复位结合后路枕颈融合术治疗颅底凹陷症合并可复性寰枢关节脱位
颅底凹陷症是指枕骨大孔周围颅底骨组织内陷进入颅腔,继而下方的寰枢椎,尤其是齿状突尖随之上升,造成枕骨大孔狭窄,继而引起脑干、延髓颈脊髓腹侧、小脑、后组颅神经(Ⅸ、X、Ⅻ)及周围血管受压的神经脊髓压迫综合征,常合并寰枢椎脱位、寰椎枕骨化、寰椎后弓隐裂、齿状突发育畸形等枕颈部畸形,易导致脊髓受压,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治疗难度大、风险高;对于颅底凹陷症合并可复性寰枢椎脱位采用后路枕颈区减压复位固定融合术是......
作者:董革辉;蔡小军;何斌;韩建华;李代君;夏本杰;申雄成 刊期: 2014- 09
-
单纯肱骨小结节撕脱性骨折一例
1病历资料患者女,31岁,跌倒时左前臂及左肘着地致左肩部疼痛、活动受限4d入院.入院体检:右上臂肿胀,肩关节活动轻度受限,主动及被动活动时疼痛,旋后内收时疼痛明显加剧,无明显畸形、皮下淤血,患肢肢端血运、感觉、活动可.急诊摄肩关节正位X线片未发现明显骨折,1d后门诊CT片示单纯肱骨小结节撕脱性骨折(图1~3).......
作者:吴亘彬;俞光荣 刊期: 2014- 09
-
杂交Debranching技术治疗创伤性主动脉弓破裂合并假性动脉瘤
目的研究杂交Debranching技术在创伤性主动脉弓破裂合并假性动脉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3例创伤性主动脉弓破裂合并假性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杂交Debranching技术在治疗创伤性主动脉弓破裂合并假性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术后1周,3,6,12个月及每年随访超声或CT血管成像(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
作者:周海宁;张永恒;杨波;夏洪韬;朱允和;马幸生;刘建平 刊期: 2014- 09
动态资讯
- 1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
- 2 浮肩损伤的手术治疗策略
- 3 交通伤致对冲性侧裂区脑挫裂伤的早期处理
- 4 骨盆骨折旋转移位的影像学测量与诊断
- 5 髓鞘碱性蛋白微基因修饰雪旺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
- 6 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椎管前后联合减压术
- 7 妊娠期创伤19例
- 8 Hangman骨折畸形愈合手术治疗一例
- 9 关节镜下半腱肌、半膜肌腱联合重建后交叉韧带的疗效分析
- 10 脊髓损伤与基因治疗
- 11 重型胸部创伤术后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
- 12 胸腰段骨折后路椎弓根固定节段长度选择
- 13 颈动脉损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 14 创伤骨科转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 15 锁骨下血管损伤的诊治12例
- 16 持续腰大池引流对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 17 三维半环架固定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
- 18 多功能帆布担架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 19 外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治疗
- 20 3D打印辅助置钉技术在颈椎外科手术治疗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