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创伤杂志2014年第6期文章
  • 前颅窝底骨折Ⅰ期颅底重建的外科治疗

    创伤性前颅窝底骨折是颅脑外伤常见并发症,严重者出现脑脊液漏甚至脑组织外溢,致残率极高.单纯前颅窝底骨折可药物治疗,迁延不愈者行修补术.对于需要急诊手术的颅脑损伤患者,如果有严重的颅底骨折,术中清除失活的脑组织和血肿的同时行颅底膜性和骨性重建,可明显降低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减少颅内感染,改善患者预后.笔者2007年1月-2012年6月行手术治疗脑挫裂伤合并前颅窝底骨折患者40例,术中行颅底重建,取得......

    作者:别黎;李蕴博;于洪泉;李广林;刘兴吉 刊期: 2014- 06

  • 改良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特重型创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

    目的探讨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modifieddecompressioncraniotomy,MDC)治疗创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ost-traumaticacutediffusebrainswelling,PADBS)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临床资料,31例采取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standardlargetraumadecompressioncraniotomy,SDC),17例采取M......

    作者:邵雪非;武银刚;沈军;王宣之;方新运;黄华;陶进;徐善水;许安定 刊期: 2014- 06

  • 钙化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外科治疗

    钙化性慢性硬膜下血肿(calcifiedchronicsubduralhematoma,CCSH)临床罕见[1],约占慢性硬膜下血肿的0.3%~2.7%,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等均与一般的慢性硬膜下血肿不同[2-3].后者的治疗多以钻孔引流术为主,而前者对钻孔引流术的疗效较差,容易复发,其手术时机及方式均有别于常规的慢性硬膜下血肿.笔者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5月天坛医院神经......

    作者:李欢;茆翔;郝淑煜;田润发;刘佰运 刊期: 2014- 06

  • 亚低温对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everetraumaticbraininjury,sTBI)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探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数学表法将75例sTBI患者分为亚低温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亚低温组于伤后24h内接受亚低温治疗.亚低温组及对照组均按照sTBI诊疗规范接受常规治疗.分别测量两组患者不同时相点凝血反应时......

    作者:杨细平;涂悦;马铁柱;彭定伟;陈翀;张赛 刊期: 2014- 06

  • 亚低温对大鼠颅脑创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区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只暴露硬脑膜,不接受液压冲击)、亚低温组(假手术组大鼠给予亚低温治疗)、TBI组[采用液压冲击仪(2.4atm)建立SD大鼠单侧重型TBI模型]和TBI+亚低温组(TBI后即刻给予......

    作者:李晓红;陈翀;赵霞;梁海乾;赵明亮;张赛;涂悦 刊期: 2014- 06

  • 创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五例

    创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是由于头部受钝性或锐器外伤导致血管壁全层破裂,血肿、血肿纤维组织包膜或增生的脑胶质组织包裹在破口周围,在血流的不断冲击下形成与血管相通的动脉瘤.该型动脉瘤易破裂出血,病死率高,治疗困难.2010年7月-2013年7月,我科收治创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鑫璞;翟广;刘献志;赵培超;王晓涛 刊期: 2014- 06

  • 无血无止血带局部麻醉手术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做局部麻醉下肢体的手术临床上并不少见,但过去多集中用于范围十分小并浅表的手术.对于较大和位置较深的手术,由于出血及麻醉效果的因素,临床上并不使用.肢体手术尤其是手部手术,止血带十分常用.如果使用局部麻醉下又不上止血带能进行较为深部组织的手术,则手术和术后的整个医疗过程会大大简化,并且在术中对于诸如肌腱修复、神经松解等手术还可以直视证实效果后才完结手术,优点非原来手术可比.近年来,完全清醒的无血止血......

    作者:汤锦波 刊期: 2014- 06

  • 实时多参数监测技术在神经重症监护中的应用前景

    除了原发性损伤外,继发性颅内压增高、缺血缺氧及继发性损伤对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的预后有决定性作用.及时发现并评估继发性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不仅可以准确判断预后,还能及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大限度改善预后.实时监测是一种微创技术,目前主要包括颅内压监测、脑氧分压监测、脑血流监测、微透析技术等.实时多参数监测技术因其床旁、动态、连续的监测特点,逐渐显露出......

    作者:张赛;李晓红 刊期: 2014- 06

  • 骨盆骨折致一侧输尿管远端缺血坏死一例

    骨盆骨折致输尿管损伤罕见,24h内诊断确诊率不足40%.延误输尿管损伤的诊断可使治疗复杂化、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导致被迫切除肾脏甚至死亡.解放军第八医院于2013年8月12日收治1例骨盆骨折致输尿管损伤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男,33岁,5h前因汽车轮胎侧方挤压骨盆出现活动受限、下腹痛及肉眼血尿,就诊于第八医院.体检:痛苦面容,血压108/62mmHg(1mmHg=0.1......

    作者:严景民;赵汝频;米玛扎西;孟国林;洪泉;晏勇;王赛;余成;姚松平 刊期: 2014- 06

  • 手术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神经损伤

    由于下腰椎部位的特殊性,与胸腰椎相比,该处活动度相对较小,骨折比较少见.同时下腰椎椎管较大,轻度的压缩性骨折较难造成神经损伤.因此下腰椎骨折是否需要手术治疗仍然存在较大争议[1].尤其是合并神经损伤患者,手术治疗带来的益处仍待进一步探索.为此,笔者随访2004年1月-2010年6月因下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神经损伤在我院手术治疗36例,并探讨其临床疗效、影像学变化及手术的安全性.1临床资料1.1一般资......

    作者:颜滨;杨欣建;沈哲;任凯 刊期: 2014-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