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创伤杂志2014年第5期文章
  • 损伤控制性复苏在严重创伤救治中的应用

    创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严重创伤是我国居民第5位死因及40岁以下男性的首位死因.伤后失血性休克是严重创伤患者主要的可预防性死因,加强对其认识和处理是提高严重创伤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关键之一[1].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处理的核心在于尽早去除病因,控制出血,并采取有效的复苏措施以恢复组织灌注,改善组织细胞氧供,维护重要脏器细胞的正常功能.随着对其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了解,以及对目前常规液体复苏中浮现问题的认识......

    作者:李辉;唐朝晖 刊期: 2014- 05

  • 瘢痕疙瘩相关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瘢痕疙瘩是常见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性疾病,创伤、烧伤、手术、感染等原因均可引起其发生,主要表现为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和胶原过度合成,超出原有皮损范围,具有侵袭性生长、易复发、对放化疗有效等肿瘤的生物学特点,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1].目前,对瘢痕疙瘩的诊断主要依据其临床表现,主观因素明显,具有不确定性,且不利于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一般是指可供客观测定和评价的一个生理、病理或治疗过程中......

    作者:陈国成;蔡景龙;陈光宇 刊期: 2014- 05

  • 早期康复治疗对重型创伤性脑损伤的疗效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everetraumaticbraininjury,sTB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sTBI患者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脱水降颅压、止血、营养脑神经、抗炎、抑酸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早期增加康复高压氧、正中神经电刺激、小脑顶核电刺激及床旁运动治疗.治疗期间连续监测两组患者颅内压及脑组织......

    作者:于洋;梁恩和;张琳瑛;朱志中;闫华 刊期: 2014- 05

  • 硬膜外血肿致硬脑膜静脉窦狭窄或闭塞的外科治疗

    人脑的皮层静脉缺少中膜,而且没有静脉瓣,硬脑膜静脉窦一旦受压闭塞或血栓形成,将引起静脉血回流受阻、血液逆流,导致广范静脉性脑梗死[1].颅脑外伤所致的硬膜外血肿可压迫硬脑膜静脉窦使其闭塞或形成血栓.其引发的症状较为隐匿且多样,易被漏诊、误诊[2-4].即使开颅手术清除硬膜外血肿,解除硬脑膜静脉窦受压,患者也可能因脑梗死或颅内压增高等继发病理改变而预后不良[5].因此,笔者对硬膜外血肿致硬脑膜静脉窦......

    作者:宋振全;潘冬生;赵明光;范涤;刘洋;王志军 刊期: 2014- 05

  • 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易感病原菌分析

    颅脑损伤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病情重、昏迷时间长、长期卧床,极易诱发肺部感染,而肺部感染是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充分了解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常见院内感染细菌及其耐药性,对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和治疗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以198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其病原菌特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游;金胜昔;陈勇 刊期: 2014- 05

  • 创伤性前颅窝底粉碎性骨折急诊术中颅底重建

    创伤是造成前颅窝底粉碎性骨折的常见原因,可致前颅窝底硬脑膜撕裂,常合并开放性颅脑损伤、脑挫裂伤、脑内血肿、脑脊液漏等,多需急诊手术治疗.前颅窝底重建手术难度较大,术中如不能有效密闭开放损伤,可造成长期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经额入路行脑脊液漏修补术和内镜经鼻入路修补目前仍是前颅窝底重建的主要方式[1].由于内镜手术的局限性大,急诊手术中多采用经额入路进行修补.我科对2010年1月-2013......

    作者:代垠;肖顺武;张平;犹春跃;张学军;吴海涛;陈小忠;赵洪新;王玉玉 刊期: 2014- 05

  • 损伤控制性手术在高原地区颅脑创伤患者中的应用

    我院地处海拔3000m的高原地区,道路交通不便,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救治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可能会耽搁佳救治时间.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controloperation,DCO)是近年来在创伤手术方面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根据患者情况、损伤情况及医疗条件等选择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等综合救治方案[1].因此,利用DCO救治颅脑创伤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院2004年1月-2012年3月采取DCO救治颅脑创伤患......

    作者:魏林节;董红让;宋睿;冯国君;吕国志;叶东平;李在全;郭启平 刊期: 2014- 05

  • 成人创伤性脑损伤后垂体相关激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成人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后垂体相关激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对158例TBI患者血浆总皮质醇(plasmatotalcortisol,PTC)、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thyroxine,FT4)、促甲状腺素(thyrotropin,TSH)、生长激素、卵......

    作者:王超;刘窗溪;熊云彪;杨恒;廖昆;韩国强 刊期: 2014- 05

  • 生长性颅骨骨折八例

    生长性颅骨骨折(growingskullfracture,GSF)是颅骨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常见于婴幼儿.GSF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部包块、进行性增宽的颅骨骨折及神经功能障碍等[1].临床对其重视不够而延误诊断和处理,加重患儿病情并带来较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笔者对8例患者通过积极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顺武;张学军;代垠;犹春跃;李毅;王玉玉;谢明祥;王培 刊期: 2014- 05

  • 创伤性瘢痕的防治策略

    瘢痕是机体损伤修复后形成的结果,它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观,而且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重者可出现溃疡、感染和癌变,危及生命.瘢痕的形成机制复杂,目前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总体来说仍不十分清楚[1],人们尚不能有效地控制其发生和发展过程.当前,瘢痕的治疗方法很多,但都还不能达到完全满意的疗效,对瘢痕的防治目前仍然是医学难题[2].创伤是造成瘢痕的原因之一,笔者拟重点介绍对创伤性瘢痕防治的认识.......

    作者:陈光宇;蔡景龙 刊期: 2014-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