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创伤杂志2014年第11期文章
  • 肺部钢筋贯通伤一例

    胸部异物贯通伤临床上比较少见,早期合理的评估病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尽早行手术治疗取出异物是治疗的关键,后期合理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也非常必要.2014年5月笔者收治肺部钢筋贯通伤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瞿金龙;李文放;林兆奋;管军 刊期: 2014- 11

  • 唑来膦酸对椎体成形术后邻近椎体骨密度的影响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目前已成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主要方法.但由于注入骨水泥后患椎刚性增强,而邻近椎体仍为骨质疏松状态,其机械应力过大等因素导致邻近椎体易新发骨折[1].PVP/PKP术后不进行干预,邻近椎体新发骨折风险增高达53%[2],且多发生在术后3个......

    作者:李莹;王经宇;张春霖;宁永明;严旭 刊期: 2014- 11

  • 椎体成形术临床应用1080例

    目的收集行椎体成形术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分析该术式的临床应用情况,以使该术式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患者.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2年3月1084例椎体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资料完整且符合要求的患者为1080例,分析年龄、性别、病种、手术的椎体数目、手术椎体的分布、术后X线片、注入椎体骨水泥的量、椎管内骨水泥渗漏率、骨水泥渗漏到椎体外的渗漏率、经球囊撑开与否的患者例数、行单双侧椎体成形术......

    作者:桑林朝;康乐;黄晨;高守达;李军科;黄习彬;齐向北 刊期: 2014- 11

  • 腓动脉穿支皮瓣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腓动脉皮穿支血流速度在形成穿支皮瓣前、后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技术测定38个腓动脉穿支皮瓣的供血皮穿支术前、术后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systolicflowvelocity,PSFV).从血流动力学角度探讨影响率与供血及皮瓣成活能力的相关因素,结合临床总结相应的皮瓣设计及手术要点.结果皮瓣均全部成活......

    作者:陈雪松;徐永清;陈建明;马志显;吉丽;管力;张黎明;余晓军;何金顺 刊期: 2014- 11

  • 小指尺掌侧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小指尺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背、小指皮肤缺损的可行性.方法根据术式解剖学基础,在手背尺侧设计并切取小指尺掌侧动脉穿支皮瓣移位修复手背、小指创面15例.致伤原因:冲床冲压伤5例,电刨伤4例,机器压砸伤3例,爆炸伤2例,电烧伤后瘢痕挛缩1例.损伤部位:小指近中节掌侧皮肤缺损4例,小指近中节背侧皮肤缺损6例,手背中远段尺侧皮肤缺损3例,手掌尺侧远端皮肤缺损2例;左手6例,右手9例.结果15例......

    作者:林涧;郑和平;陆骅;张天浩;王之江;张豪杰 刊期: 2014- 11

  • 复杂性肢体缺损的皮(肌)瓣修复

    与单纯性肢体缺损相比,一些形状特殊、面积超大以及多个部位或多种组织同时受累的复杂性肢体缺损,往往存在着修复手段较少、手术难度较大以及治疗效果较差等问题,已成为困扰整形修复外科医师的棘手问题之一.2003年6月-2012年12月,笔者先后应用5种带蒂或游离皮(肌)瓣成功修复17例复杂性肢体缺损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文阳;梁钢;赵耀华;孙建平 刊期: 2014- 11

  • 尺动脉腕上穿支皮瓣在修复手部缺损创面中的应用

    手部外伤后的皮肤软组织缺损,伴肌腱、骨外露是手外科较为常见的外伤.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局部皮瓣转移、游离皮瓣、腹部皮瓣等.随著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患者治疗效果要求的提高,穿支皮瓣在临床工作中应用越来越多,并且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笔者2011年6月-2013年12月采用尺动脉腕上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5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森;杨家辉;石红卫;渠刚;余伦红;彭汉书;曹辉 刊期: 2014- 11

  • 几种方法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

    前足是指足部跖跗关节以远的区域.该区域软组织少,损伤后易造成肌腱、骨骼等深部组织外露,加之造成该区域软组织损伤因素多为碾挫伤、挤压伤等,损伤较重,通过植皮的方法修复几乎不可能,需要用各种皮瓣进行修复.2005年1月-2013年6月笔者应用足背皮瓣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低旋转点腓动脉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胫后动脉穿支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游离穿支皮瓣、交腿皮瓣等几种方法对45例前足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现......

    作者:李军;范新宇;朱跃良;徐永清;吕乾;罗国 刊期: 2014- 11

  • 耳廓不规则块状离断再植九例

    作为裸露于颅骨外部的外耳(耳廓),易受伤害.耳廓损伤后对人的面部容貌和心理带来极大的伤害.因此,作为显微外科、整形外科和五官科医师,应积极采取有效治疗方法,大限度恢复其容貌,降低对患者的伤害.笔者2009年2月-2014年2月共收治耳廓不规则块状离断9例,均经再植治疗后全部成活,患者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立志;林涧;顾仕林;易利奇;郭宇华 刊期: 2014- 11

  • 特殊类型穿支皮瓣在创伤骨科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特殊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适应证与注意事项.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2月应用特殊类型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480例.特殊类型穿支皮瓣包括血流桥接穿支皮瓣、显微削薄穿支皮瓣、联体穿支皮瓣、分叶穿支皮瓣和嵌合穿支皮瓣,衍生类型包括5种基本类型中的2种或3种皮瓣的组合.结果术后10例皮瓣发生静脉危象,经再次手术探查证实5例系吻合口栓塞,2例系血管蒂扭转,3......

    作者:唐举玉;吴攀峰;俞芳;梁捷予;卿黎明;王聪杨;符劲飞 刊期: 2014-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