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
3D生物打印技术在皮肤创面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皮肤创面的修复和愈合是外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尤其是对于严重烧伤、大范围撕脱伤、糖尿病足和肿瘤溃疡等难愈性伤口,更是创伤外科领域的棘手问题.近年来,3D生物打印技术在制造工程学领域内异军突起,并开始向生物医学领域延伸.从初的科普介绍到研究领域内的初步探索,在较短的时间内,该技术为解决供体皮肤组织受限和皮肤创面修复带来了新的曙光,并正在成为创伤修复治疗领域内新的研究靶点.笔者对其进行介绍.......
作者:杜娟;刘雪来 刊期: 2014- 10
-
儿童颅脑创伤后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的临床特点
目的分析儿童颅脑创伤后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3年10月行有创颅内压监测的颅脑创伤儿童68例,按年龄分为0~2岁组(13例)、2~7岁组(33例)和7~16岁组(22例),分析不同年龄组的颅内压、脑灌注压随时间、年龄的变化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和影响因素.结果术后24h左右颅内压达高峰,脑灌注压达低谷,前者在3~5d后逐渐下降并稳定,......
作者:张雷;梁平;翟瑄;李禄生;周渝冬;夏佐中;于增鹏;纪文元;周建军 刊期: 2014- 10
-
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热点问题
胸腰椎骨折脱位是常见的脊柱损伤,大多由交通事故引起.约50%的椎体骨折和40%的脊髓损伤发生于T11~L2.与大部分脊柱创伤一样,大多数胸腰椎骨折发生于15~29岁的男性患者中,高能量致伤因素占65%以上.尽管各种非手术和手术治疗方法不断取得进步,但仍不能使截瘫患者得以完全康复,有关胸腰椎骨折的分类及治疗仍存在着一些争议.笔者旨在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关注的胸腰段骨折的热点问题,总结胸腰段骨折治疗的现代......
作者:周方 刊期: 2014- 10
-
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髓挥鞭样损伤
目的探讨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髓挥鞭样损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1年10月手术治疗颈髓挥鞭样损伤并获随访的41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9例;年龄(51.0±12.0)岁(28~74岁).致伤原因:交通伤30例,跌倒伤8例,高处坠落伤3例.所有患者均伴有发育性颈椎管狭窄,6例合并有后纵韧带骨化.手术包括后路双开门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36例,Ⅰ期前后联合入路手术5例.根......
作者:王乐;刘少喻;梁春祥;龙厚清;韩国伟;魏富鑫;黄阳亮;崔尚斌 刊期: 2014- 10
-
前踝上皮瓣修复足背远端软组织缺损10例
足背部软组织缺损,常伴有骨质损伤、伸趾肌腱外露,创面修复非常困难,处理不当易导致骨质及肌腱坏死,甚至引发骨髓炎,治疗方法多需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我科于2009年2月-2013年12月采用前踝上皮瓣修复足背远端软组织缺损患者1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永明;周玉新;刘兴盛;姚鸥;王春玲;马玲 刊期: 2014- 10
-
传统气管切开结合经皮气管旋切的临床应用
在抢救各种原因所致的下呼吸道梗阻的重症患者中,气管切开是建立人工气道、挽救生命必不可少的措施.传统气管切开(traditionalsurgicaltracheotomy,TST)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近20年来,经皮气管旋切(percutaneousdilatationaltracheostomy,PDT)逐步代替TST[1].但颈椎骨折脊髓损伤患者、肥胖患者、颈部粗短患者、颈部解剖标志不清患者、需......
作者:蔡俊丹;樊永忠;严朝俊 刊期: 2014- 10
-
三维立体测量及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在颧眶复合体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三维立体测量及计算机辅助导航在颧眶复合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利用Mimics软件对15例颧眶复合体骨折患者颧骨位置测量健侧和术前、术后患侧:视神经孔中心点至颧颞缝点、颧额缝点、颧上颌缝点的距离On-Zm、On-Or、On-Tz,颧弓突点水平角、颧突点水平角、颧骨额突下角;并应用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行术前设计及模拟、术中实时导航定位.结果健侧On-Tz、On-Or、On-Zm分别为......
作者:王育新;杨旭东;文建民;赵苏峰;洪小伟;盛璐;刘锐 刊期: 2014- 10
-
腹部爆炸冲击伤临床诊疗规范(建议)
爆炸冲击伤是由于爆炸形成的冲击波作用于人体后因释放能量而产生的各种损伤,是原发性爆炸伤的一种[1].爆炸冲击伤作用于人体具有以下伤情特点[2]:(1)外轻内重:由于冲击波超压和负压的自身特性,伤情往往比从体表肉眼所察觉的严重,其内爆效应、碎裂效应、血流动力学改变、惯性效应、压力差效应和生物力学对腹部空腔、实质脏器以及同一脏器密度不一致的部位及血管均能造成巨大伤害;(2)多处受伤、伤情复杂:冲击伤患......
作者:赵松;刘晓波;童卫东;蒋建新;王正国 刊期: 2014- 10
-
后路经伤椎单节段固定治疗B型胸腰椎骨折
目的探讨经伤椎置钉单椎间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B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2012年10月B型胸腰椎骨折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B1.1型13例,B1.2型11例,B2.2型11例,B3.1型2例,B3.2型2例,B3.3型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经伤椎置钉单椎间复位固定术式.通过测量骨折伤椎压缩率、伤椎上、下节段Cobb角评价影像学效果,并通过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和视......
作者:崔尚斌;魏富鑫;刘少喻;梁春祥;龙厚清;黄阳亮;王乐 刊期: 2014- 10
-
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与附加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效果评价
目的对比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及附加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56例,其中男40例,女16例;年龄25~60岁,平均32.8岁.致伤原因:交通伤24例,高处坠落伤19例,重物压砸伤13例.骨折节段:T116例,T1214例,L116例,L212例,L35例,L43例.根据固定方式分为:跨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A组)30例,......
作者:毕郑刚;吴滨奇 刊期: 2014- 10
动态资讯
- 1 标准大骨瓣减压并部分颞肌切除术后颅腔容积代偿能力的探讨
- 2 不同长度骶髂螺钉固定中央型骶骨纵行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
- 3 急诊床旁创伤重点超声评估结合区域脏器重点超声检查在闭合性腹部创伤中的应用
- 4 细胞周期调控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
- 5 异体移植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观察
- 6 清创后Ⅰ期改良开放式松质骨移植治疗慢性骨髓炎
- 7 第5掌骨颈骨折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 8 肩锁关节脱位治疗的研究进展
- 9 创伤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二例
- 10 明胶纤维网止血效果的临床观察
- 11 创伤性胸主动脉破裂四例
- 12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术期特点
- 13 脊髓损伤再生的研究进展
- 14 基层医院诊治弥漫性轴索损伤8例
- 15 开颅手术治疗颅骨凹陷骨折致上矢状窦压迫的疗效
- 16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小鼠创伤性脑损伤后周细胞的影响及其意义
- 17 新生儿颅骨凹陷性骨折28例
- 18 胃黏膜裂伤二例
- 19 经皮自旋转撑开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
- 20 人体软组织内金属异物取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