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
股骨头部分切除行生物性假体置换体外实验载荷研究
目的探讨股骨头部分切除行生物性假体人工股骨头置换对股骨近端载荷性能的影响,以评估置换后假体的稳定性.方法选取24具正常青壮年新鲜股骨(包括股骨头)标本,其中8具标本利用自行研究设计的假体,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8具设为对照组,8具设为疲劳组.建立单腿站立位股骨头受力模型,生物力学测定仪测试2000N载荷下部分人工股骨头置换前后股骨颈基底外上方(A)、股骨颈内侧小转子部(B)及股骨大转子下方(C)的载......
作者:常金兰;张前法;王玉聪 刊期: 2013- 12
-
股骨颈骨折假体置换术后再发健侧骨折的原因与对策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假体置换术后再发健侧股骨颈骨折的原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假体置换术后再发健侧股骨颈骨折,且有完整记录12例患者设为再次置换组;同期由同组医师完成的初次股骨颈骨折行假体置换术治疗的73例患者设为初次置换组,比较两组患者致伤原因、年龄、性别、骨密度、伴发病、生存质量评分、现患髋对侧关节Harris评分及术式选择情况,评估再骨折原......
作者:郑如庚;董学宝;徐生产;马国驹;赵合意;张静 刊期: 2013- 12
-
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高交联和传统聚乙烯内衬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高交联聚乙烯内衬较传统聚乙烯内衬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oplasty,THA)中是否具有优势.方法计算机检索数据库MEDLINE、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关于高交联和传统聚乙烯内衬在THA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RCTs)......
作者:许可;马信龙;李稚君;张华峰;张园;王晨光 刊期: 2013- 12
-
电磁导航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确定的下肢力线和假体位置与X线评估的比较
目的通过比较和评价电磁导航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中导航与X线测定的下肢力线和位置的差异和一致性,确定导航系统是否可以作为X线评估的替代工具来评估TKA术前、术后的下肢力线和假体位置.方法对2006年7月-2006年12月电磁导航辅助初次TKA的患者40例61膝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男4例,女36例;年龄58~79岁[(66.9±8.1)岁].术中记录......
作者:崔文权;姜文学;WON Ye-yeon;齐志明;毕伟;任长乐 刊期: 2013- 12
-
破/冲复合伤临床诊疗规范
爆炸性武器是现代战争的主要打击手段,其主要致伤因素为破片和冲击波.两者的致伤范围虽因各自在空气中运行的物理特征不同而有明显差异,但两者共同作用引起的破/冲复合伤发生率通常较高,并且往往伤情重,死亡率高[1].据现场动物实验显示,破/冲复合伤发生率可高达74.6%,其死亡率高达93.7%[2-3].因此,建立破/冲复合伤诊治的规范流程对于提升现代战伤救治水平尤为重要.......
作者:蒋建新;王正国;杨志焕;周继红;许民辉;谭群友;童卫东;钟前进;陈继川 刊期: 2013- 12
-
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寰枢椎骨性结构生物力学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人工寰齿关节固定模型在不同工况下寰枢椎骨性结构的应力特点,并从应力角度探讨改良人工寰齿关节的方向.方法通过CT扫描获取人工寰齿关节和颈椎图像信息,应用Mimics软件、Freeform软件和Ansys软件建立人工寰齿关节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观察前屈、后伸、侧弯、旋转载荷下固定整体的应力特点,分析人工寰齿关节固定模型中骨性结构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在前屈状态下,寰椎侧块与后......
作者:胡勇;袁振山;赵红勇;张美超;顾勇杰 刊期: 2013- 12
-
注射不同容量骨水泥病椎运动时上下终板应力的变化
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法探讨椎体成形术后,注射不同容量骨水泥的病椎在屈伸运动时上下终板的应力分布变化.方法筛选2例L2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分别于病椎双侧注入椎体容量25%、50%骨水泥,提取患者术前、术后CT数据.建立各病椎及相邻椎体术前、术后的有限元模型.观察在垂直、前屈、后伸载荷的情况下L2椎体上下终板的应力变化情况.结果骨水泥注射后两组的有限元模型显示病椎上下终板的应力均增加,且注射50%骨......
作者:贺宝荣;刘鹏;许正伟;郝定均;杨小彬 刊期: 2013- 12
-
IL-8/-251基因多态性与严重创伤患者脓毒症发生风险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人群中IL-8基因启动子区-251基因多态性与严重创伤患者脓毒症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96例严重创伤患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和血培养结果判定其有无发生脓毒症,并用Marshall方法进行MODS评分.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chainreaction-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PC......
作者:郝江;翁奇;罗积慎;刘军;杨明浩;张萍 刊期: 2013- 12
-
高通量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对创伤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miRNA-146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通量连续性血液滤过(highvolumehemofiltration,HVHF)技术治疗对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miRNA-146表达的影响及治疗脓毒症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创伤脓毒症患者25例,分入HVHF组;另选25例同样符合纳入标准的与HVHF组配对的性别相同、年龄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相近但因某些原因未能行HVHF治疗而其余治疗措施相同的创伤脓......
作者:茅尧生;李智鑫;吕铁;周蕾 刊期: 2013- 12
-
服务于创伤成就在创伤——作为创伤学分会主任委员三年工作总结与展望
自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成立起,笔者就在学会的领导下一直服务于创伤学分会.2010年当选为第六届创伤学分会主任委员后,在王正国院士等老一辈专家的指导下,与前任主任委员蒋建新教授和候任主任委员姜保国教授等一起,带领我国创伤医学工作者进行了多方面开创性的工作.作为即将卸任的学会主任委员,笔者觉得有责任和义务向我国创伤医学界的同仁汇报自己在任期内开展的工作,特别是是否完成了学会交给的任务,是否满足了广大创......
作者:付小兵 刊期: 2013- 12
动态资讯
- 1 纯钛肋骨接骨板治疗连枷胸和多发性肋骨骨折
- 2 颈部气管、食管大部裂伤一例
- 3 儿童颅脑创伤后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的临床特点
- 4 大型颅骨缺损自行修复愈合三例
- 5 创伤性胸主动脉瘤致截瘫无尿一例
- 6 L-精氨酸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中一氧化氮和选择素的影响
- 7 胸廓上口大血管损伤的分类和救治
- 8 颌间钛钉外固定治疗颌骨骨折30例
- 9 小儿外伤性单纯性基底节脑梗死10例
- 10 黄曲霉菌致真菌性眼角膜炎一例
- 11 漂浮膝24例手术治疗体会
- 12 前列腺素E1注射液治疗指(趾)不全离断伤血循环障碍100例
- 13 外踝上动脉降支为蒂的小腿外侧皮瓣逆行转移的临床应用
- 1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抗慢性应激作用
- 15 关节镜辅助下经皮撬拨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的疗效比较
- 16 加强泌尿生殖系损伤诊治的研究
- 17 手术导航系统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假体植入精确度的研究
- 18 血必净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
- 19 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灌注压监护与早期临床干预
- 20 儿童颅脑贯通伤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