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
《现代交通医学》书评
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发展,许多疾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但道路交通伤却有增无减.全球约1亿家庭有成员因道路交通故事致死、致残.目前,道路交通事故每年导致近130万人丧失生命,3000~5000万人受伤,道路交通伤害已成为5~44岁年龄组人群的首要由于创伤而死亡的原因,对受害者、家属和整个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
作者:盛志勇 刊期: 2011- 07
-
肾功能衰竭伴自发性双侧股四头肌腱断裂二例
外伤性肌腱断裂临床很常见,而自发性肌腱断裂则是一种罕见、机制复杂的疾病,可导致患肢运动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一般并发于各种慢性代谢性疾病[1].肾功能衰竭伴自发性肌腱断裂几年之前偶有报道,但近几年在国外逐渐受到关注,因其起病隐匿易漏诊,许多医护人员缺乏认识.......
作者:童翔;郭方;杜峻华;王权;顾鹏程 刊期: 2011- 07
-
汶川地震后1.5年空降兵救援部队创伤后应激障碍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汶川地震后1.5年空降兵救援部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地震后1.5年时,使用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平民版(PCL-C)、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艾克森人格问卷(EPQ)对空降兵某部参加抗震救灾的183名官兵进行调查.结果空降兵救援部队的PCL-C总分≥3......
作者:朱海涛;张佳佳;李敏;储卫华;汪志勇;冯华;朱刚;林江凯 刊期: 2011- 07
动态资讯
- 1 蛋白胶-罂粟碱复合物在肉芽创面刃厚植皮术中的疗效观察
- 2 超声引导EV针穿刺在闭合性腹外伤早期诊断及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 3 手术治疗Ⅲ度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长期随访结果
- 4 葛根素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外伤性脑梗死患者血浆P2选择素的影响
- 5 内固定术联合胸腔镜治疗肋骨骨折
- 6 载脂蛋白E多态性与颅脑损伤
- 7 冲击波所致多发伤
- 8 严重下腰椎爆裂性骨折不同手术方式的比较
- 9 兔创伤性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血流的改变及其意义
- 10 足踝平衡训练治疗创伤性踝关节不稳的疗效
- 11 穿透性颅脑火器伤清创术后的预后因素分析
- 12 光化学组织粘合技术在创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 13 老年驾驶员神经心理学检测
- 14 小儿外伤后大面积脑梗死
- 15 靶肌肉注射甲钴胺对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再生的作用
- 16 交锁髓内钉治疗复杂前臂骨折八例
- 17 一例严重多发伤伴致死性三联征患者的护理
- 18 肢体创伤后人体凝血状态变化的研究
- 19 陕西省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亡特点
- 20 脑创伤早期大鼠肺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