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创伤杂志2011年第6期文章
  • 联合应用Y27632和TDZD-8促进大鼠DRG神经元轴突再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ROCKII(Rho-associatedcoiled-coil-containingproteinkinaseII,ROCKII)和糖元合成酶-3β(glycogensynthasekinase,GSK-3β)抑制剂对新生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rootganglion,DRG)神经元轴突再生和延长的影响.方法(1)取新生SD(Sprague-Dawley,SD)大鼠(......

    作者:冯大雄;黄贻泽;李骏;叶飞;康建平 刊期: 2011- 06

  • 定位引导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定位引导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9年1月利用齿突导针瞄准器定位引导下空心齿状突螺钉内固定27例齿状突骨折患者,其中Ⅱ型骨折19例,浅Ⅲ型骨折8例;平均随访6.5个月(3~12个月),拍摄颈椎侧位、开口位X线片并行CT检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患者手术时间40min~1.3h,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术后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3~12个月(平均6.5个月),......

    作者:徐兆万;厉锋;王炳武;隋国侠;钟军;刘伟强;冀旭斌;庄青山 刊期: 2011- 06

  • FTY720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FTY720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凋亡相关因子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了解FTY720对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治疗(FTY720治疗)组,损伤(生理盐水治疗)组和假手术组,治疗组、损伤组参照Allen法建立T10脊髓损伤动物模型.通过免疫组化、RT-PCR法检测Bcl-2和Bax的表达变化.结果在选定的时相点中,Bcl-2、Bax在治疗组和损伤组的表达......

    作者:刘文革;郑世雄;王振宇;姚志鹏 刊期: 2011- 06

  • 术中唤醒试验在严重脊柱黄韧带骨化症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对全身麻醉下术中唤醒试验(wake-uptest,WUT)在严重脊柱黄韧带骨化症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2004年6月-2010年6月对35例黄韧带骨化症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术中唤醒后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治疗,其中男23例,女12例;平均年龄50.5岁(32~71岁).颈椎4例,胸椎24例,腰椎7例;单节段14例,多节段21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90min(120~260min),平均失......

    作者:王程;王文军;彭庆明;晏怡果;吴礼平;李学林 刊期: 2011- 06

  •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术后脊髓损伤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引起脊髓损伤的原因和防治策略.方法分析2001年-2009年共749例实施前路减压融合手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病历资料.共有5例患者在术后即刻或术后早期出现了脊髓功能下降.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48-62岁,平均52岁.2例合并有后纵韧带骨化.术前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9-16分,平均12.4分.手术方式采用前路经颈椎间盘或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自体髂骨或Cage融合、......

    作者:鲁凯伍;陈建庭;江建明;王吉兴;金大地;瞿东滨 刊期: 2011- 06

  • 脊髓型颈椎病前、后路手术中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与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的联合监护作用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iticmyelopathy,CSM)手术中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ranscranialelectricalstimulationmotorevokedpotential,TES-MEP)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ortical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CSEP)联合监测脊髓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自CSM手术中......

    作者:陈裕光;彭新生;郑召民;万勇;杨军林;陈立言;李佛保 刊期: 2011- 06

  • 健侧骶神经根移位修复大鼠骶丛撕脱伤

    目的探讨采用健侧骶神经根移位修复骶丛撕脱伤的可行性.方法选用体重200~300g的成年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不吻合组、健侧L6-患侧L6吻合组和健侧L6-患侧L5吻合组,每组10只.大鼠右侧为实验侧,左侧为对照侧.术后观察各组大鼠的存活情况,对受试大鼠进行BBB评分.双侧股二头肌、小腿三头肌及胫骨前肌称重并进行肌肉横截而HE染色的埘比研究;电镜观察吻合口远端神经牛长情况;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

    作者:张志凌;郭清河;杨迪;江曦;鹿楠;陈爱民 刊期: 2011- 06

  • 正视医源性脊髓与神经损伤,提高脊柱外科的治疗效果

    医源性脊髓与神经损伤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导致的脊髓神经损伤或脊髓神经损伤较治疗前加重,它是脊柱外科的严重并发症,尤其在我国的医疗环境下,更是灾难性的棘手并发症.针对该专题文献报道并不多见,在我国碍于体制问题更是鲜有系统报道.然而,医源性脊髓神经损伤的发生并不罕见,研究和预防该严重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本期发表的5篇论文,就医源性脊髓与神经损伤作一评述,希望唤起更多同道重视,分享其预防和治......

    作者:郑召民;刘辉 刊期: 2011- 06

  • TBI大鼠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变化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后大鼠海马区糖皮质激素受体(ghcocorticoidreceptor,GR)表达的变化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脑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和Morris水迷宫检测伤后大鼠海马区GR表达与学习记忆功能的关系.结果伤后4~10d大鼠海马区GR持续低表达;Morris水迷宫检测伤后大鼠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结......

    作者:高伟;贺晓生;章翔;费舟;顼红雨;霍军丽;陈晓燕 刊期: 2011- 06

  • 深低温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深低温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在深低温脑保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体外循环模型,实验动物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8只)、常温缺血组(8只)和低温缺血组(8只).提取海马组织线粒体,观察线粒体呼吸功能、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dehydrogenase,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oxidese,CCO)活性、线粒体膜流动性、线粒体内......

    作者:秦华平;杨伊林;施益民;周建军;官卫 刊期: 2011-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