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创伤杂志2011年第4期文章
  • 脊髓损伤的药物试验研究进展

    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是人类致残率高的疾患之一,脊髓损伤通常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和残疾.机体的运动、感觉功能常常发生障碍,伴随患者的往往是长期的药物治疗和运动功能恢复训练.大多数脊髓损伤患者难以恢复正常功能,不仅影响个人生理和心理,同时也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负担.......

    作者:吴周睿;程黎明 刊期: 2011- 04

  • 创伤死亡曲线研究现状

    创伤死亡曲线是大样本创伤死亡病例研究中总结出的,用图表方式展示的创伤死亡人数(比例)及创伤死亡者致伤机制、致伤部位等的时间分布规律.其研究成果对指导临床创伤救治具有重要意义,对创伤救治资源合理分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正刚;张连阳 刊期: 2011- 04

  •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特征与其复发之间的关系

    目的研究和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特征与其复发之间的关系及相关的病理机制.方法收集178例经手术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资料,其中38例(40个病灶)术后复发.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特征(包括血肿的侧别、密度、宽度、亚型、中线结构移位)和血肿复发之间的关系.结果(t)单因素分析中,血肿宽度、中线结构移位、血肿亚型对慢性硬膜下血肿复发有影响(P<0.05)......

    作者:史东立;徐珑;茹小娟;张瑶;胥晓明;刘影;马军 刊期: 2011- 04

  • 创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目的探讨载瘤动脉闭塞、弹簧圈栓塞以及支架技术治疗颅内创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的适应证及其疗效.方法本组6例患者,3例海绵窦段PSA合并颈内动脉海绵窦痿(carotid-cavernousfistula,CCF),2例单纯颈内动脉PSA,1例CCF球囊栓塞后复查显示PSA.球囊闭塞CCF及创伤性颈内动脉PSA1例,弹簧圈栓塞3例,颈内动脉球囊闭塞2例.根据6例......

    作者:李则群;刘斌;赵建廷;程伟;郑匡;赵兵;谭显西;马辉;钟鸣 刊期: 2011- 04

  •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3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入研究组(17例)及对照组(18例);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24~48h内即开始经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联合给予益生菌.于肠内营养支持前及支持后第8,15,21天清晨监测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胆碱酯酶、空腹血糖等指标,并测量上臂围(AC)、三头肌......

    作者:谭敏;朱京慈;王惠君;张静;段军伟;彭华;苟章洋;李舜 刊期: 2011- 04

  • 骨盆骨折损伤控制的回顾及展望

    骨盆骨折的诊断及治疗在以往几十年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但是,继发于高暴力损伤的骨盆骨折,仍是骨科医师面临的棘手问题.骨科损伤控制(damagecontrolorthopedics,DCO)理念对骨盆骨折治疗具有深远的影响.笔者就此进行回顾与展望.......

    作者:王秋根;王谦 刊期: 2011- 04

  • 导航技术在骨盆骨折中应用的现状与展望

    骨盆骨折多由强大暴力所致,常合并严重多发伤,伤情复杂,治疗困难,处理不当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随着工农业及交通业的发展,骨盆骨折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青壮年严重创伤中致残、致死的重要因素.因此,骨盆骨折目前仍是创伤骨科面临的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1].尽管对骨盆骨折治疗尚有各种争议[2],但在损伤控制下,采取包括止血、及时处理多发伤等有效手段抢救生命的同时,早期对骨折进行复位与固定的基本原则......

    作者:王志强 刊期: 2011- 04

  • 胸腰椎爆裂骨折去除内固定后后凸畸形发生原因分析

    目的回顾分析胸腰椎爆裂骨折去除内固定后是否继发后凸畸形.方法1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T11~L2)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术后1年取出内固定物,测量内固定取出术后0.5~2年Cobb角度变化及伤椎椎体高度的变化.结果18例患者(35~68岁)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8.7个月),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无椎弓根钉断裂或松动现象.与取内固定钉前相比,16例无骨质疏松患者取钉后6个月Cobb角平均......

    作者:刘宪义;李淳德;邑晓东;林景荣;刘洪;卢海霖;李宏;于峥嵘 刊期: 2011- 04

  • 颈椎间盘水平性撕裂伤的诊治

    颈椎间盘水平性撕裂伤是颈椎过伸性损伤的特征性损伤[1],由Taylor等[2]于1948年首次经1例尸体解剖证实,表现为颈椎间盘从上位椎体的下终板水平横断性撕裂,多伴有前纵韧带断裂,提示可能存在瞬间脱位,导致脊髓损伤.但普通X线片显示颈椎排列大多正常,容易引起漏诊、误诊[3].因早期缺乏有效固定和正确治疗,约5%~10%出现神经症状的加重[4].自2006年12月至2008年5月,笔者收治15例颈......

    作者:许汉荣;吴力军;范顺武;段万礼;张威 刊期: 2011- 04

  • 逆行腓浅动脉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16例

    下肢创伤非常常见,往往累及足背软组织缺损,尤其是足背中前部软组织缺损,临床上处理比较棘手,有时候不得不选择游离皮瓣覆盖.从2006年3月以来,笔者采用逆行腓浅动脉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16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作者:陈星隆;高伟阳;李晓阳;李志杰;虞庆;丁健;蒋良福;杨景全;褚庭纲;郭晓山 刊期: 2011-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