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
颞肌筋膜蛛网膜开窗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疗效分析
颅脑外伤后引起脑脊液聚积在硬脑膜下腔,称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在颅脑损伤中此并发症约占3.7%~5.4%,多见于幕上,偶可见幕下,临床上分为进展型、稳定型和消退型~([1,2]).其中由于进展型硬膜下积液不断增多,导致颅内压增高,相应部位的神经系统受损,表现为轻瘫、嗜睡、淡漠及头痛呕吐等,还有转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可能~([3]),需要手术干预.......
作者:林逢春;王怀瓯;张弩;林坚 刊期: 2010- 02
-
院前救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院前救治对改善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作用仍有争议~([1-4]).笔者将施以院前救治与未施以院前救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探讨院前救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建强;吴志强;田小运;孙永东;黄鑫;邢士濂 刊期: 2010- 02
-
外伤后原始三叉动脉-海绵窦瘘一例
原始三叉动脉(primitivetrigeminalartery,PTA)足连接颈内动脉与椎基底动脉之间的异常血管吻合,在成人脑血管造影中发生率为0.1%~0.6%~([1,2]).笔者近收治1例罕见的外伤后原始三叉动脉-海绵实瘘,并复习文献对本病发生机制及治疗进行讨论.......
作者:胡伟鹏;黄天造;高宏志;余茂清;徐朝阳 刊期: 2010- 02
-
四肢长骨骨折的治疗进展
四肢长骨骨折发生率较高,随着近年来交通事故及各种机械伤、高处坠落伤等高能量损伤的增加,四肢长骨骨折的复杂性也随之增加.在治疗方面,如何在较短时间内使骨折顺利愈合,大限度恢复肢体功能仍然是目前骨折治疗追求的目标.......
作者:冯卫;刘建国;徐莘香 刊期: 2010- 02
-
正确认识髋臼骨折以提高其治疗水平
髋臼骨折发生率相对较低,多年以来一直采用非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很不理想.随着交通的发达,由钝性的高能量损伤造成的髋臼骨折日趋频发,大多数髋臼骨折患者骨折本身非常复杂,且常合并胸部、腹部和头部损伤.......
作者:杨述华;冯勇 刊期: 2010- 02
-
重视老年人的颅脑创伤救治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构成的逐步老龄化,针对老年患者颅脑创伤的救治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颅脑创伤在创伤患者中的发生率居第二位,且病死率高.虽然国内外众多医学机构经过不懈的努力,在颅脑创伤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就整体的救治状况而言,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作者:刘暌;张国斌 刊期: 2010- 02
-
地震伤中挤压综合征是否切开减张的体会
挤压综合征是在四肢或躯干肌肉丰富部位遭受重物长时间挤压,在挤压解除后出现的,临床上以肢体肿胀、肌红蛋白尿、高血钾为特点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在对伤肢处理上,传统教科书都认为有肢体进行性肿胀、张力高,并有相应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者,应尽早减张,以挽救肢体~([1,2]).......
作者:蒋俊威;罗忠纯;龚民;王永才;宋春林 刊期: 2010- 02
-
500例地震伤员麻醉特点分析
地震是突发性自然灾害,危害极大,可以瞬间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按WHO灾难医学救援疾病分类法,在震后灾区出现的大量伤员中,近70%的伤员属于外伤/伤口类伤员,需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刘合年;徐贵森;吴畏;李军;周乐顺;郁振帮 刊期: 2010- 02
-
额眶鼻联合开放毁损性损伤的救治
由于机体本能的保护意识,额眶鼻联合毁损性损伤临床并不多见.但由于颅面交界区解削结构的特殊性,此型损伤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临床处理上仍存在一定的难度.本组回顾性总结近两年收治的14例患者,就其临床表现特点、于术清创及局部创伤后缺损的修复进行分析和探讨.......
作者:蒋福刚;王天易;林开义;宋显兴;周小沅 刊期: 2010- 02
动态资讯
- 1 微创与传统膝关节置换术失血量比较
- 2 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治疗
- 3 神经电生理技术在小意识状态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 4 Segond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外科治疗
- 5 闭合性臀下动脉破裂一例
- 6 髋臼骨折手术治疗并发症探讨
- 7 经跗骨窦入路解剖钢板加压骨栓内加压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 8 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及预防
- 9 大鼠脊髓急性损伤后神经细胞的凋亡
- 10 基因修饰雪旺细胞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再生的研究进展
- 11 《创伤评分系统V3.0》的研制
- 12 63例闭合性小肠破裂的诊治
- 13 表皮生长因子对全胃肠外营养大鼠肠道细菌易位的影响及其机制
- 14 女性外阴骑跨伤81例临床观察
- 15 一氧化氮合酶调节伤段脊髓血流量的作用及其机制
- 16 低分子量肝素对兔创伤感染时凝血功能障碍的预防作用
- 17 第二届东方创伤大会纪要
- 18 汶川地震937名伤员流行病学特征
- 19 重型颅脑创伤患者亚低温治疗中颈静脉血氧饱和度持续监测的应用
- 20 黄曲霉菌致真菌性眼角膜炎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