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
空心钛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头骨折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空心钛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和适应证.方法2003年5月-2007年2月,对收治的18例桡骨头骨折予切开复位、空心钛螺钉内固定,男12例,女6例;年龄15~53岁,平均28.6岁.MasonⅡ型13例,MasonⅢ型3例,MasonⅣ型2例.如术中内固定牢固(旋转腕关节骨折块与主骨间无异常活动),术后尽早开始功能锻炼;如果不够牢固,术后2周开始功能锻炼.术后摄X线片了......
作者:梁熙;蒋电明;黄伟;倪卫东;周爱国 刊期: 2008- 06
-
旋转平台高屈曲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旋转平台高屈曲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replacements,TKR)的特点及临床效果.方法对61例患者(78膝)行旋转平台高屈曲型(SigmaRP-F)人工TKR,其中17例为双侧膝关节置换.男13例15膝,女48例63膝;年龄45~79岁,平均64.3岁.术前诊断:膝骨关节炎56例,类风湿关节炎5例.采用正中切口髌旁内侧入路,所有膝关节都未进行髌骨置换,但对髌骨进行去......
作者:张春雨;吴坚;刘庆;邵宏翊;殷建华;周一新 刊期: 2008- 06
-
人工桡骨头置换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
目的评价人工桡骨头置换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的效果,并探讨手术注意事项.方法应用该方法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27例.结果26例患者平均随访14个月,按照Broberg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9例(35%),良13例(50%),可4例(15%),差0例.优良率达85%.结论人工桡骨头置换重建了肘关节的稳定性,有利于恢复肘关节的伸屈与前臂的旋转功能,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倪卫东;梁熙;高仕长 刊期: 2008- 06
-
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脱位
目的分析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2年6月-2006年8月16例骶髂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10~58岁,平均34.3岁.所有患者均在C形臂X线机监测下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结果手术时间为30~90min,平均50.5min.术后行骨盆正位、侧位、人口位、出口位X线片和CT扫描,螺钉均位于S1、S2椎体内.16例均获得12~36......
作者:陈红卫;赵品益;楼舒畅;赵胜春;陈欣;赵钢生;叶招明;潘骏 刊期: 2008- 06
-
55例高能量肢体伤的I期修复重建
目的总结I期修复重建高能量肢体损伤的经验体会,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方法自2001年1月至2005年7月,对55例高能量肢体损伤实施I期修复重建,本组患者均存在伤部软组织广泛挫灭、严重的开放性骨折或肢体已接近毁损,包括GustiloⅢC型开放骨折16例,肢体损伤严重度评分(MESS)(6.25±2.53)分.全部进行游离或带蒂组织瓣移植,同时固定骨折,修复神经血管或进行肢体功能重建.结果全部保肢成功......
作者:肖茂明;陈雪松;王元山;管力;黄敢;张黎明 刊期: 2008- 06
-
空心双头加压螺钉经皮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及转子间骨折54例
我院骨科2002-2007年选择苏州艾迪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直径6.5mm空心双头加压螺钉经皮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及转子间骨折54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盛伟;范远俊;向阳;黎明 刊期: 2008- 06
-
纤维蛋白凝胶包裹的万古霉素藻酸盐微球的制备与优选
目的制备和优化纤维蛋白凝胶包裹的万古霉素藻酸盐微球(fibrin-gel-coatedvancomycinalginatebeads,FG-Vanco-AB),探讨其在骨科抗感染治疗中的可能应用.方法应用滴注法制备万古霉素藻酸盐微球,通过分别改变万古霉素和藻酸盐溶液的浓度,优选万古霉素含量高的微球;然后用不同浓度纤维蛋白凝胶包裹,通过检测各组万古霉素有效的释放时间来筛选适当包裹微球.结果随着万占霉......
作者:侯天勇;吴雪晖;许建中;李强;冯江华 刊期: 2008- 06
-
热应激对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热应激预处理对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观察热应激前后小鼠油酸ALI肺组织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含量、配体结合力和亲和力以及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Hsp)70,90的动念变化.结果热应激对小鼠肺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Westernblotting显示其GR水平基本维持稳定,而Hsp70、Hsp90呈进行性升高.配体结......
作者:张民;熊仁平;陈星云;赵艳;李平;刘苹;周元国 刊期: 2008- 06
-
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CD31的动态变化
笔者通过观察大鼠肺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后血液中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PECAM)-1/CD31的动态变化,同时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从而分析PECAM-1/CD31表达与IR损伤的关系[1-3].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涛;严志焜;周永列;邱莲女;潘晓华;胡志斌;许林海;钱文伟 刊期: 2008- 06
-
组织工程理想的种子细胞——脂肪来源基质细胞的研究进展
近几年来,随着现代组织工程学的兴起和迅猛发展,其中种子细胞的获得、培养与分化又作为此项工程的前提和基础,因此,种子细胞的研究理所当然地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自从2001年Zuk等[1]从人抽脂术中抽取的脂肪组织中第一次分离获得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即脂肪来源基质细胞(adiposederivedstromalcells,ADSCs)以来,ADSCs的研究成为继骨髓干细胞之后又一热点.......
作者:折涛;胡大海 刊期: 2008- 06
动态资讯
- 1 精氨酸加压素在急性颅脑损伤中的变化和作用
- 2 不同湿热环境下颅脑火器伤死亡因素分析
- 3 呼气末正压通气在重型颅脑损伤后神经源性肺水肿治疗中的作用
- 4 武汉市正三轮摩托车交通事故流行病学调查
- 5 反义胶原纤维酸性蛋白逆转录病毒对胶质瘢痕增生的影响
- 6 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后骨骼肌退变与再生的实验研究
- 7 急性脊柱脊髓损伤合并肠穿孔四例的诊治
- 8 腹部损害控制性手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 9 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
- 10 缺血预处理对家兔肢体缺血再灌注后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
- 11 非骨水泥型髋臼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中期的临床及影像学评估
- 12 第一届西南骨科高峰论坛:骨感染、骨缺损国际研讨会纪要
- 13 膝关节后外侧结构的解剖与MRI研究
- 14 髓鞘蛋白与脊髓再生
- 15 影响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相关因素分析
- 16 中国颅脑创伤的发展方向
- 17 颅脑火器伤并颅内颈内动脉损伤二例
- 18 颈椎前路一体化钢板融合器的临床应用
- 19 创伤性腹主动脉左肾静脉瘘一例
- 20 TENOR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