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前角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等渗盐水组、GDNF组、神经生长因子(NGF)组,每组15只,采用改良Nystrm法后路压迫大鼠胸段脊髓模型,经蛛网膜下腔局部注射GDNF(1μg/μl,10μg/d)1周.伤后1,2,4周应用尼氏染色、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数目及胆碱酯酶(CHE)和酸性磷酸酶(A......
作者:鲁凯伍;陈哲宇;侯铁胜;傅强;曹莉;金大地 刊期: 2002- 04
-
颈椎钩突骨折的损伤机制与治疗
目的探讨颈椎钩突骨折的损伤机制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自1976年1月至1999年12月收治的9例颈椎钩突骨折,其中男4例,女5例;年龄18~31岁,平均23.5岁.单侧颈椎钩突骨折5例,双侧颈椎钩突骨折2例,同侧2个颈椎钩突骨折2例.C5钩突骨折4例次,C6钩突骨折7例次.非手术治疗3例,手术治疗6例.全组获随访3~24年,平均11年.结果本组手术治疗患者效果优良;非手术治疗患者遗留不同程度颈痛......
作者:李开南;何智勇;张进军;员晋;杨泽 刊期: 2002- 04
-
基因芯片在脑创伤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颅脑创伤是一种常见的损伤,占各部位损伤的10%~15%,死亡率位居所有损伤的首位。颅脑创伤在医学研究领域,尤其是军事医学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关基因改变虽在颅脑创伤机制及神经修复中有重要意义,但如何来理解颅脑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改变,以及利用基因修正、插入、替换等方法来提高颅脑创伤的救治率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作者:陈菊祥;于明琨;卢亦成;江基尧 刊期: 2002- 04
-
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开放性粉碎性踝关节骨折
我院自1997年1月至2001年9月用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开放性、粉碎性踝关节骨折60例.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忠远;马云军;朱四燕 刊期: 2002- 04
-
窦汇区硬膜外血肿七例
外伤性硬膜外血肿中后颅窝血肿较为少见,而跨横窦的骑跨式硬膜外血肿及窦汇区硬膜外血肿更为少见.笔者就我院1991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的7例窦汇区硬膜外血肿报告如下.......
作者:伊伟;吴刚 刊期: 2002- 04
-
创伤性右肾动静脉瘘并假性动脉瘤一例
创伤性动静脉瘘是相邻动、静脉受伤后在动、静脉之间形成的一种不正常交通,可伴有动脉局限性囊状扩张即假性动脉瘤.笔者成功诊治1例.......
作者:曹庆伟;丁克家;许纯孝;张怀强 刊期: 2002- 04
-
创伤后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成功一例
患者男,43岁,交通伤后24h于2000年9月20日入院,诊断为脑挫裂伤(左额颞)、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骨折(左额顶枕)、肺挫伤(左).既往支气管炎病史4年,3年前发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脂肪肝,血糖高于正常.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7分,第2天因呼吸困难、左肺呼吸音低,行气管切开,发现气管内有食物残渣.......
作者:李艳芬 刊期: 2002- 04
-
严重创伤后早期全身性损害基础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近几十年来,我国创伤医学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烧伤、断肢(指)再植、交通伤、复合伤、创伤后多器官功能不全等研究领域内取得了一批居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成果,使我国创伤救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特别在大面积深度烧伤救治方面居国际领先水平[1].......
作者:蒋建新;粟永萍;黄跃生;王正国 刊期: 2002- 04
-
环孢素A对急性脑损伤脑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创伤性脑损伤(TBI)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现,细胞因子尤其是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伤后早期的大量表达是造成脑水肿、血脑屏障(BBB)破坏以及神经元变性坏死的重要因素[1].环孢素A(CsA)是颅脑损伤后常用的脑保护剂之一[2],但其确切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笔者采用大鼠自由落体脑挫裂伤模型,观察CsA对IL-1β与TNFα表达的影响及受损脑组织的保护......
作者:郭付有;宋来君;李玉斌;杨波;冯祖荫 刊期: 2002- 04
-
烧伤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临床上常用酶学标志物如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等来测定判断心肌损伤情况,但由于三者均同时表达于骨骼肌、平滑肌,使其测定心肌损伤时特异性低,较难准确诊断心肌疾患.近年来新发展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检测技术能灵敏、高特异地反映心肌损伤.笔者动态观察了严重烧伤患者血清CTn-I变化规律并与CK、LDH、AST比较分析,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梁达荣;霍丽贞;罗卓然 刊期: 2002- 04
动态资讯
- 1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合并股骨远端骨折手术方法选择
- 2 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粉碎性骨折人工关节置换48例
- 3 陈旧性齿状突骨折螺丝钉内固定一例
- 4 腹膜通气对窒息兔的氧合作用
- 5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
- 6 腕骨间韧带射频紧缩术后的组织学改变
- 7 桥式交叉联合游离背阔肌肌皮瓣及游离腓骨修复小腿复合组织缺损
- 8 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 9 可注射硫酸钙在治疗干骺端骨缺损手术中的应用
- 10 网孔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人工骨修复兔桡骨缺损
- 11 正确认识髋臼骨折以提高其治疗水平
- 12 勿忽视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强化术后病椎再骨折
- 13 晶体蛋白对离体培养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作用
- 14 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液压冲击损伤后蛋白质差异表达研究
- 15 前凸弯棒预加压固定对胸腰段椎体骨折复位稳定的影响
- 16 肋骨接骨板结合“T”形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连枷胸
- 17 谷氨酸在大鼠冲击伤复合缺氧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 18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周围神经功能恢复的研究
- 19 创伤性脑损伤对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的影响
- 20 家兔实验性心肌挫伤后早期左心功能与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