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外伤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对急性脑外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流速度的改变,以及颅内压增高对尼莫地平治疗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自1996年1月~1997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外伤伴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7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通过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尼莫地平对脑血流速度的影响,同时经颅内压监测观察颅内压对尼莫地平作用的影响.结果对照组GCS≥9分18侧中,13例存在脑血流速度增快,治疗组GCS≥9分1......
作者:朱士广;杨树源;俞凯;杨杰 刊期: 1999- 01
-
尿中肾小管上皮活细胞计数对创伤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预警诊断作用
目的研究创伤性急性肾功能衰竭(TARF)早期尿中脱落的肾小管上皮活细胞作为预警诊断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休克加高渗甘油注射法所致新西兰大白兔TARF发生过程中,用台盼蓝拒染法对尿中肾小管上皮活细胞进行检测,分析其与肾功能变化的关系.结果TARF发生过程中,尿中排出肾小管上皮活细胞数量增加达0.4×106/h,其出现较血清尿素氮(BUN)升高早3小时,较血清肌酐(Cr)升高早2小时.结论尿中肾小管上皮......
作者:岳明;靳风烁;方玉华;杨成玉;李黔生;江军;徐光辉;梁毅 刊期: 1999- 01
-
烧伤大鼠血清在内毒素诱导肝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烧伤血清中是否存在内毒素致敏物质及其在内毒素诱导肝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以Wistar大鼠为对象,采用二步灌注法分离肝细胞及枯否细胞,分别与内毒素和烧伤血清培养后,观察培养上清中乳酸脱氢酸(LDH)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变化.结果烧伤血清可显著提高枯否细胞对内毒素的敏感性,诱导枯否细胞释放LDH及TNF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可显著增加枯否细胞与肝细胞联合培养时LDH水平.结论在烧伤血清中......
作者:袁建成;秦孝建;周立新;肖光夏;黎鳌 刊期: 1999- 01
-
IFR外固定支架和加压螺纹钉组合治疗股骨颈骨折
目的根据生物力学原理研制出一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新型组合固定器械(iliacfemurretractor,IFR),并对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和临床应用.方法取7具尸体髋关节标本,模拟股骨颈骨折,然后采用组合装置固定,对照组采用单纯加压螺纹钉固定,对比两组固定的生物力学强度和刚度.自1997年临床应用20例.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应力-应变降低45%,强度裕度46%,位移相差16%,轴向刚度和侧向刚度......
作者:张树桧;李广恒;任文杰 刊期: 1999- 01
-
多发性创伤后巨噬细胞吞噬凋亡白细胞的功能变化
目的严重创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发生机制可能与巨噬细胞功能损伤有关.为了验证这一假说,比较了创伤组和对照组之间巨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的能力变化.方法采用大鼠6处骨折合并出血性休克模型,应用流式细胞术评价创伤组和对照组之间肺泡巨噬细胞、枯否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凋亡白细胞的能力.结果对照组(40.2±1.5)%的肺泡巨噬细胞、(47.9±1.2)%的枯否细胞和(37.6±1.3)%的腹腔......
作者:吕琦;金大地;金丽娟 刊期: 1999- 01
-
神经植入猴失神经手指后上皮细胞轴突复合体的超微结构观察
目的主要观察猴失神经手指感觉神经植入后,Merkel细胞轴突复合体的溃变与再生情况.方法采用猴手失神经模型,神经植入后在第1,3,5,8,12个月分别取材进行电镜观察.结果(1)感觉神经的植入能延迟Merkel细胞溃变的发生;(2)感觉神经的植入使Merkel细胞可以完全再生;(3)再生过程是:神经植入5个月,Merkel细胞周围出现游离神经末梢,8个月时大部分Merkel细胞获得神经支配,1年时......
作者:李学拥;陈绍宗;李跃军;程飙;陈辉 刊期: 1999- 01
-
带钩弯钢板的研制及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26例
目的观察应用自制带钩弯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与优点.方法应用带钩弯钢板治疗本病26例,钢板置于股骨转子部外侧,上端至转子间窝,下端至转子下,有2枚螺钉通过股骨矩固定.结果术后随访5~32个月,均达骨性愈合,未存在冒钉和头切割现象.结论本法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所用器械及操作简单,术中不需放射性检查.......
作者:黄锦芳;郭团年;姜伟元;覃开蓉 刊期: 1999- 01
-
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生命体征、颅内压(ICP)、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PaO2及PaCO2变化的影响.方法亚低温治疗组共28例均于伤后24小时内行亚低温治疗,控制直肠温度在34~34.5℃,持续3天.于降温前及亚低温过程中监测体温(T)、心率(HR)、ICP、SOD、MDA、PaO2和PaCO2.对照组共31例,均于出院时评定预后.结果亚低温治疗组病人伤后早期较......
作者:刘敬业;张赛;只达石;肖绪林;苏晨方 刊期: 1999- 01
-
立止血预防和治疗心胸外科手术后出血的效果
目的了解立止血在预防和治疗心胸外科手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559例心胸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两组,对照组227例应用止血敏、止血芳酸和安络血;实验组332例应用立止血,分别在手术后开始预防性用药,观察术后第1,2,3天及总的出血量.56例术后已有明显出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联合应用冷沉淀,实验组34例联合应用立止血进行止血.观察用药后24小时出血量,同时观察血压、心率(律)、呼吸及全身情况.结......
作者:唐白云;童萃文;黄素珍;陈光献;程超;黄毓婵;谢春玲;张希 刊期: 1999- 01
-
辐照氟银猪皮在创伤创面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与传统方法比较,评价辐照氟银猪皮覆盖创伤创面的疗效.方法经积极抗休克、血压稳定后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创面(A组)覆盖辐照氟银猪皮;小面积皮肤撕脱伤创面(B组)和肉芽创面(D组),邮票植皮后再用辐照氟银猪皮覆盖;感染创面(C组)经反复清洗后用辐照氟银猪皮覆盖.结果A组创面渗出少,疼痛减轻;B组创面(9±1.43)天愈合;C组猪皮与创面平均黏附(10±2.55)天,肉芽新鲜;D组创面(12±1.30)......
作者:曾元临;戴闽;宗世璋;易诚青;李国辉 刊期: 1999- 01
动态资讯
- 1 单臂外固定支架与复合皮瓣移植治疗小腿复杂性损伤16例
- 2 连枷胸的机械通气治疗
- 3 腹腔镜治疗腹部刀刺伤24例
- 4 头静脉金属异物游走至右心室一例
- 5 骨形态发生蛋白诱导成骨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mRNA表达
- 6 腹部创伤非计划再手术的原因及预防
- 7 影响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手术疗效的因素
- 8 床旁超声在胸部钝性伤致隐匿性心脏压塞多发伤救治中的价值
- 9 股骨远端骨折的分型和治疗
- 10 点接触锁定接骨板固定股骨干骨折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 11 帕瑞昔布钠对全膝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疗效分析
- 12 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培养大鼠脊髓神经元缺氧的保护作用
- 13 75g/L氯化钠溶液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 14 上肢止血带的压力选择
- 15 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
- 16 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受体在正常及损伤性狭窄胆管壁中的表达
- 17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 18 后方经皮微创切开加塑形锁定钢板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临床研究
- 19 拉杆式皮肤扩展器Ⅰ期闭合筋膜间室切开减压术后创面
- 20 应用足底内侧静脉皮瓣修复手指不同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