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 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1.1《中华创伤杂志》来稿应具先进性、科学性和逻辑性。要求资料真实、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通顺。论著、综述、讲座等一般不超过4 000字(不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短篇论著、简报、经验交流一般不超过2 000字,病例报告等一般不超过1 200字。均不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
1.2 《中华创伤杂志》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及署名无争议等项。一旦发现一稿两投,将立即退稿;而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上通报,并在2年内拒绝收录该文第一作者为作者的任何来稿。
1.3《中华创伤杂志》来稿要求一式2份,其中1份为原稿,另1份可为复印件,但照片不能用复印件,必须提供2份原始照片。来稿原则上应用A4纸双倍行距打印,每页字数限定在400字。特殊文种、上下角标符号、需排斜体等应予注明。编辑部收到稿件后立即编号,并寄出回执,日后联系时请注明稿件编号。请自留底稿。本刊对不刊用的稿件以平信方式将退稿通知书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原稿一律不退还作者,但原始照片将寄还作者。若需退还原稿,请在投稿时声明。凡版面拥挤、字迹潦草、涂改不清的稿件,一律退回。
1.4欢迎用电子邮件投稿,同一稿件不要既用电子投稿又投打印文稿。同时,须附单位介绍信。上传的文稿必须是Word文档,如需上传图片建议用JPEG格式。上传图片时建议用以下2种方式:(1)将您所要上传的图片用Winzip或WinRAR压缩软件压缩成一个“压缩文件包”再上传;(2)将您要上传的图片嵌入Word文档。上传文件的数量可以自行设置。
1.5本刊实行同行审稿制,采取双盲法。作者如对退稿有异议,可向编辑部提出书面申诉,编辑部将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审议,并予答复。来稿须付稿件处理费,1 500字以内的文稿每篇20元,超过1 500字文稿每篇40元。第一作者为中华医学会会员者减半(需附会员证复印件)。
1.6来稿首页请标明以下内容:题名,每位作者姓名、第一作者最高学历及工作单位,负责与编辑部联系的通讯作者的姓名及其详细通讯地址、电话号码、传真号和Email地址,正文字数(不包括摘要、表、图和参考文献)、表数和图数。
1.7论文所涉及的课题若取得国家或军队、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请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3705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专项经费资助项目(G199054206)”,并请附基金证书复印件。论文刊登后获奖者,请及时通知编辑部,并附获奖证书复印件。
1.8本刊对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在最快时间发表。申请学术论文进入“快速通道”的要求:
(1)凡内容涉及重大创新和国内首创,达到或超过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的基础和临床方面的论文,均可申请进入“快速通道”;
(2)作者本人提出进入“快速通道”申请;
(3)作者提供国内外数据库的查新报告;
(4)作者提供两位同行知名专家(作者所在单位的专家和作者的导师应回避)的推荐信,推荐信内容应包括学术论文为“最新”、“首创”及申请快速发表的理由;
(5)作者提供申请快速发表论文的作者署名无争议、发明权(即首创权)无争议的证明;
(6)作者提供论文和相关照片一式2份(必须附寄软盘或光盘);
(7)作者提供由作者单位科研部门开具的介绍信。凡符合上述规定和要求,且获准进入“快速通道”的论文,将由本刊编委会总编辑、相关专业编委共同审议决定是否刊登,如编委会审查后同意论文发表,本刊承诺该论文于获准进入“快速通道”后4个月内刊出。
1.9作者在接到本刊回执后满3个月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表明稿件仍在审阅中,可致电本刊编辑部了解稿件处理情况。作者若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并陈述理由,切勿一稿两投。
1.10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根据《著作权法》,本刊对决定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对退修的文稿,要求作者将修改稿以纯文本格式存入软盘,将文件名标注在软盘上,与修改稿打印件一并寄回本刊编辑部;或利用本刊电子信箱传送修改稿。修改稿首页须注明稿件编号。修改稿逾3个月不返回本编辑部者,视作自动撤稿。
1.11来稿决定刊用后,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华医学会所有。除以纸载体形式出版外,中华医学会有权以光盘、网络期刊等其他方式出版决定刊用的文稿。
1.12稿件确认刊载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版面费和彩图印制工本费可由作者单位从课题基金、科研费或其他费用中支付。确有困难者可申请减免。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光盘版、网络版稿酬),以论著栏目发表者赠当期杂志2册,以其他栏目发表者赠当期杂志1册。
中华创伤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创伤杂志发文量
中华创伤杂志总被引频次
-
非感染性人工髋关节翻修术28例
目的探讨非感染性人工髋关节翻修的原因、术中常见的困难及对策.方法1994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28例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42~87岁,平均65.5岁.左侧13髋,右侧15髋.假体松动14例,臼松动11例,柄松动3例;股骨侧假体下沉4例;髋臼磨透3例;股骨柄假体过长3例;合并股骨假体周围骨折1例;股骨柄穿通皮质1例;头臼不匹配1例;臼后倾1例.股骨柄假体15例取出顺利,13例取出困难......
作者:王晓军;王爱民;赵玉峰;杜全印;王子明;吴思宇;汤守营 刊期: 2005- 11
-
表皮生长因子对全胃肠外营养大鼠肠道细菌易位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全胃肠外营养(TPN)大鼠肠道细菌易位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TPN组、TPN+EGF组.测定肠系膜淋巴结细菌易位率;对小肠粘膜组织形态学进行观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地高辛随机引物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测定小肠粘膜EGF受体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TPN+EGF组肠系膜淋巴结细菌易位率较TPN组明显降低(P<0.05),小肠隐窝细胞数、有丝......
作者:赖俊浩;王俊义;张国祥 刊期: 1999- 02
-
下肢创伤性动静脉瘘的腔内修复治疗
创伤性动静脉瘘(traumaticarterio-venousfistula,TAVF)是一种较少见的血管损伤,多由锐器造成急性血管穿通伤,因诊断和治疗延误而导致的后遗病变.多见于下肢,常表现为肢体肿胀、静脉曲张等,瘘口较大者还可造成充血性心力衰竭.近年来,我科采用覆膜支架血管内腔内修复,为治疗此病提供了一个创伤性小、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的方法.现将2005~2008年接受腔内修复治疗的7例TAVF......
作者:王海涛;姜维良;张英男;孙庆峰;马军;吴旻恺 刊期: 2009- 08
-
内外同时固定治疗重度不稳定骨盆骨折
骨盆骨折是一种较严重的损伤,约占创伤患者人数的15%~([1]).其中约半数为不稳定骨盆骨折,病死率高达40%~([2,3]),若治疗不当造成畸形愈合,则影响患者生活.笔者i999年1月-2005年12月对33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进行内固定结合骨盆外固定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奉琪;王慧娟;张奇;潘进社;张英泽 刊期: 2010- 02
-
头静脉金属异物游走至右心室一例
1病历资料患者男,25岁,因车床转动时金属碎片飞溅致左肘关节伤,当时发现左手肘关节掌侧有一小孔和少量鲜血,伴局部疼痛.患者用鞋带捆扎伤口上方肢体,到当地医院就医.行X线检查发现患肢轻度肿胀,松开捆扎的鞋带后拍X线片,提示左肘关节软组织内有约1.5mm×3mm金属异物1枚.......
作者:任培土 刊期: 2011- 07
-
喙锁螺钉与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喙锁螺钉与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Rockwoc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并对两者进行对比研究.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28例,电脑随机抽样分为两组,14例采用喙锁螺钉治疗,另14例采用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采用Constant评分和自我评分系统(subjectshouldvalue,SSV)评价肩关节功能,......
作者:杨杰;赵友明;孙辽军;洪建军;孔建中;杨雷;窦海成;邵荣学 刊期: 2011- 07
-
定位引导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定位引导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9年1月利用齿突导针瞄准器定位引导下空心齿状突螺钉内固定27例齿状突骨折患者,其中Ⅱ型骨折19例,浅Ⅲ型骨折8例;平均随访6.5个月(3~12个月),拍摄颈椎侧位、开口位X线片并行CT检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患者手术时间40min~1.3h,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术后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3~12个月(平均6.5个月),......
作者:徐兆万;厉锋;王炳武;隋国侠;钟军;刘伟强;冀旭斌;庄青山 刊期: 2011- 06
-
伴硬脊膜破损腰椎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腰椎骨折可伴随硬脊膜破损、假性硬膜膨出及脑脊液漏,若术前漏诊,易导致术中神经损伤、术后持续性脑脊液漏、硬膜炎或脊髓炎,影响预后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治疗上有一定的特殊性.......
作者:张颖;樊骏;唐勇;顾韬;汤俊君;林秋水;王新伟;袁文 刊期: 2008- 07
-
地震灾区主震后48例足外伤分析
2008年5月15日-6月26日,笔者在汶川地震灾区进行医疗救助时发现主震后足外伤发生率仍较高,共救治足外伤患者4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军;丁晶;徐永清;陈海东 刊期: 2008- 11
-
腺病毒介导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转移对大鼠脑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转移对脑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重组腺病毒载体4μl注入承受单侧大脑皮质重锤打击伤的海马区,对照组注射病毒缓冲液。伤后3h、1,3,7,14d利用免疫组化单标和(或)双标染色、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双标染色、DNA末端原位标记以及流式细胞仪等方法,检测伤侧大脑皮质、海马区BDNF及凋亡相关信号表达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注射病毒载体组动物术后......
作者:王国强;廖维宏;沈岳;李芳 刊期: 2001- 05
动态资讯More >
- 1 急性高容血液稀释加术中血液回收对骨科患者的影响
- 2 关节镜下缝合修复膝关节半月板损伤230例
- 3 严重多发伤患者伤后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其与损伤严重度和脓毒症的关系
- 4 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和传统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
- 5 膜诱导技术治疗胫骨创伤后骨髓炎
- 6 脊髓牵拉损伤后七叶皂苷钠对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 7 接枝水凝胶硅胶膜修复周围神经的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
- 8 182例股血管、腘血管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 9 核因子-κB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作用
- 10 正确认识脑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
- 11 不同内固定物治疗手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 12 电视胸腔镜在部分少见胸部创伤中的应用
- 13 海洛因中毒合并颅脑损伤八例
- 14 高原胸部火器伤与肺水肿关系的实验研究
- 15 1.5T MRI检查致双示指皮肤灼伤一例
- 16 髁状突骨折内外固定疗效分析
- 17 创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的临床治疗
- 18 腺病毒载体介导bcl-2基因转染对周围神经再生修复的影响
- 19 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评价
- 20 猪下颌骨枪弹伤的三维有限元仿真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