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 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1.1《中华创伤杂志》来稿应具先进性、科学性和逻辑性。要求资料真实、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通顺。论著、综述、讲座等一般不超过4 000字(不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短篇论著、简报、经验交流一般不超过2 000字,病例报告等一般不超过1 200字。均不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
1.2 《中华创伤杂志》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及署名无争议等项。一旦发现一稿两投,将立即退稿;而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上通报,并在2年内拒绝收录该文第一作者为作者的任何来稿。
1.3《中华创伤杂志》来稿要求一式2份,其中1份为原稿,另1份可为复印件,但照片不能用复印件,必须提供2份原始照片。来稿原则上应用A4纸双倍行距打印,每页字数限定在400字。特殊文种、上下角标符号、需排斜体等应予注明。编辑部收到稿件后立即编号,并寄出回执,日后联系时请注明稿件编号。请自留底稿。本刊对不刊用的稿件以平信方式将退稿通知书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原稿一律不退还作者,但原始照片将寄还作者。若需退还原稿,请在投稿时声明。凡版面拥挤、字迹潦草、涂改不清的稿件,一律退回。
1.4欢迎用电子邮件投稿,同一稿件不要既用电子投稿又投打印文稿。同时,须附单位介绍信。上传的文稿必须是Word文档,如需上传图片建议用JPEG格式。上传图片时建议用以下2种方式:(1)将您所要上传的图片用Winzip或WinRAR压缩软件压缩成一个“压缩文件包”再上传;(2)将您要上传的图片嵌入Word文档。上传文件的数量可以自行设置。
1.5本刊实行同行审稿制,采取双盲法。作者如对退稿有异议,可向编辑部提出书面申诉,编辑部将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审议,并予答复。来稿须付稿件处理费,1 500字以内的文稿每篇20元,超过1 500字文稿每篇40元。第一作者为中华医学会会员者减半(需附会员证复印件)。
1.6来稿首页请标明以下内容:题名,每位作者姓名、第一作者最高学历及工作单位,负责与编辑部联系的通讯作者的姓名及其详细通讯地址、电话号码、传真号和Email地址,正文字数(不包括摘要、表、图和参考文献)、表数和图数。
1.7论文所涉及的课题若取得国家或军队、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请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3705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专项经费资助项目(G199054206)”,并请附基金证书复印件。论文刊登后获奖者,请及时通知编辑部,并附获奖证书复印件。
1.8本刊对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在最快时间发表。申请学术论文进入“快速通道”的要求:
(1)凡内容涉及重大创新和国内首创,达到或超过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的基础和临床方面的论文,均可申请进入“快速通道”;
(2)作者本人提出进入“快速通道”申请;
(3)作者提供国内外数据库的查新报告;
(4)作者提供两位同行知名专家(作者所在单位的专家和作者的导师应回避)的推荐信,推荐信内容应包括学术论文为“最新”、“首创”及申请快速发表的理由;
(5)作者提供申请快速发表论文的作者署名无争议、发明权(即首创权)无争议的证明;
(6)作者提供论文和相关照片一式2份(必须附寄软盘或光盘);
(7)作者提供由作者单位科研部门开具的介绍信。凡符合上述规定和要求,且获准进入“快速通道”的论文,将由本刊编委会总编辑、相关专业编委共同审议决定是否刊登,如编委会审查后同意论文发表,本刊承诺该论文于获准进入“快速通道”后4个月内刊出。
1.9作者在接到本刊回执后满3个月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表明稿件仍在审阅中,可致电本刊编辑部了解稿件处理情况。作者若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并陈述理由,切勿一稿两投。
1.10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根据《著作权法》,本刊对决定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对退修的文稿,要求作者将修改稿以纯文本格式存入软盘,将文件名标注在软盘上,与修改稿打印件一并寄回本刊编辑部;或利用本刊电子信箱传送修改稿。修改稿首页须注明稿件编号。修改稿逾3个月不返回本编辑部者,视作自动撤稿。
1.11来稿决定刊用后,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华医学会所有。除以纸载体形式出版外,中华医学会有权以光盘、网络期刊等其他方式出版决定刊用的文稿。
1.12稿件确认刊载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版面费和彩图印制工本费可由作者单位从课题基金、科研费或其他费用中支付。确有困难者可申请减免。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光盘版、网络版稿酬),以论著栏目发表者赠当期杂志2册,以其他栏目发表者赠当期杂志1册。
中华创伤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创伤杂志发文量
中华创伤杂志总被引频次
-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基因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类基因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二次打击猪MODS模型.18只雄性家猪随机分为实验组(M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每组9只.M组给予失血性休克、再灌注损伤、内毒素血症复合因素;C组仅进行麻醉和动静脉插管.观察7d后处死动物,取脾组织用Trizol法提取总RNA.设计SLA-DQA(猪MHCⅡ类基因)引物序列,逆转录构建cDNA,......
作者:柴琛;方国恩;沈贤;林富林;聂明明;罗天航;袁扬;毕建威 刊期: 2006- 11
-
加强胸腹部创伤的早期救治
胸、腹部创伤在创伤中的发生比例很高,且常同时发生,其伤情复杂,常累及心、肺、肝、肾、胃肠等重要脏器及大血管,直接造成这些重要脏器功能损害,同时还会因急性大量失血引起组织低灌注状态及缺氧,伴随全身应激反应及严重生理紊乱,常迅速导致一系列并发症而危及患者生命.因伤情发展快,救治常需争分夺秒,及时正确的早期诊治不仅可直接挽救患者的生命,而且可减轻创伤后继发性损害,降低脏器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加强早期救......
作者:黄显凯 刊期: 2004- 09
-
75 g/L高渗盐水/60 g/L右旋糖酐40溶液对高原创伤失血性休克急救的临床观察
由于高原低气压、低氧分压、干燥、寒冷等因素,移居汉族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具有发生早、程度重、发展快、对液体复苏承受力小,肺、脑水肿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1].因此,寻找一种适应上述特点的复苏液体,对高原创伤失血性休克救治非常重要.75g/L高渗盐水/60g/L右旋糖酐40溶液(HSD)因能快速扩容,已在平原地区用于治疗创伤性休克并取得良好效果[2,3].但在高原尚无临床应用报道......
作者:殷作明;李素芝;雷明全;林秀来;张永义;刘良明;胡德耀 刊期: 2004- 11
-
几种固定方式急诊治疗多发伤合并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四种固定方法早期固定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治疗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43例存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严重多发伤患者(ISS≥16分)的资料,其中对胫腓骨骨折采用跟骨牵引加夹板治疗48例,带锁髓内钉治疗69例,钢板螺钉治疗54例,外固定支架治疗72例.从病死率、ARDS、脂肪栓塞综合征(FES)、MODS、ICU监护时间等近期指标,以及创面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优......
作者:唐颖;郭庆山;赵玉峰;陈永华;陈辉 刊期: 2011- 03
-
细胞凋亡在烫伤大鼠肺组织通透性改变中的作用
烧伤后多脏器功能损害是严重烧伤的主要死亡原因,其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有关细胞凋亡与脏器损伤的关系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笔者通过观察烫伤大鼠肺组织通透性改变和细胞凋亡的发生情况来探讨这两者的关系.......
作者:石富胜;杨正国;狄桂萍;鲁刚英;杨宗城;罗向东 刊期: 2001- 10
-
25例子弹取除术分析
子弹在体内存留可造成感染、出血、功能障碍,甚至铅中毒等危险.笔者2001年6月-2003年9月在国内及援也门医疗队期间共取除体内子弹25枚.现将子弹取除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硕贤;潘诗农 刊期: 2005- 04
-
老年痴呆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和半髋关节置换临床效果比较
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是一种被普遍推荐的方法[1],它被证明是一种功能恢复好、能够早期活动、并发症少的治疗方式.但是对于高龄的老年痴呆患者,是应用内固定还是髋关节置换,存在较多争议.为此,笔者比较内固定和髋关节置换术,以期找到一个治疗老年痴呆股骨颈骨折较好的手术方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岳;范明君;叶俊才;陈智能;徐国坤 刊期: 2014- 05
-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
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适应证、手术要点和疗效.方法2000-2006年共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手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23例,骨水泥固定,有计划的康复训练.结果术后19例获得随访,平均1.8年,未发生切口感染、神经损伤、假体周围骨折,1例有半脱位.采用Neer评分系统评定人工关节功能,本组平均82.1分,其中80~89分(满意)17例,70~79分(不满意)2例,满意......
作者:陈忠义;陈海啸;周晓波 刊期: 2008- 04
-
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的再生现象观察
颅骨缺损后再生临床少见.自1993年以来,笔者对22例重型颅脑损伤手术致颅骨缺损患者术后进行随访及随诊检查,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永谦;苏国新;张金荣;张清泉;刘学锋;陈建超 刊期: 2008- 01
-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战伤慢性骨髓炎86例
四肢伤占战伤的60%~70%,其中骨折为50%,骨折在战后晚期发生慢性骨髓炎者,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统计为29.1%,抗美援朝战争为27.8%,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为15.1%[1,2].故战伤后并发慢性骨髓炎是一种常见病,过去对其治疗比较困难.然而,笔者于1979年对86例慢性骨髓炎的伤员采用显微外科治疗后,经5~10年随访,无一例复发.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盛修;李主一;姚建祥;宋守礼 刊期: 2000- 05
动态资讯More >
- 1 克氏针固定胸锁关节脱位后脱落进入胸腔、纵隔一例
- 2 严重烧伤休克期切痂对巨噬细胞活化及吞噬功能的影响
- 3 创伤性颈段气管狭窄的手术治疗
- 4 腹腔镜诊治延迟性脾破裂出血四例
- 5 52 例外伤性尿道狭窄的治疗体会
- 6 颅脑创伤后意识障碍患者脑功能评估的研究进展
- 7 74例腭部骨折内固定策略评价
- 8 创伤性肺假性囊肿开胸手术一例
- 9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辅助定位脑损伤后顽固性癫痫低剂量放射外科治疗
- 10 评论:对《大鼠急性负压性脑创伤模型的行为学评估》一文的看法
- 11 艾滋病病毒感染患者创伤后急救及职业暴露的防护
- 12 多发伤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 13 创伤性颈动脉假性动脉瘤病因及诊治探讨
- 14 评论:Ⅰ型谷氨酸代谢型受体拮抗剂AIDA的神经保护作用
- 15 胸腰段骨折、脱位前路手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原因及治疗
- 16 C57BL/6和BALB/C小鼠创伤反应差异性初步探讨
- 17 创伤性连枷胸84例
- 18 动力髋螺钉治疗高能量损伤致股骨转子间骨折86例
- 19 海藻酸钙膜对兔胫骨骨缺损的修复作用
- 20 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