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创伤杂志

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医药双突破:强生单抗与现货型T细胞疗法

时间:2025-07-25 10:02:04

近日,医药领域迎来两项重磅进展:强生旗下单抗药物凭借93%的五年总生存率数据斩获新适应症批准,同时全球首款现货型T细胞疗法获得FDA优先审评资格。这两项突破不仅为患者带来更优治疗选择,更标志着肿瘤治疗模式正在发生革命性转变。

强生单抗刷新生存率纪录

最新临床数据显示,该单抗药物治疗特定癌症患者的五年总生存率达到93%,相当于100名接受治疗的患者中,93人在五年后仍然存活。这个数字较传统疗法提升近30个百分点,如同将患者的生存希望从"步行速度"提升至"高铁时速"。获批新适应症后,该药物将惠及更广泛人群,特别是对现有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群体。

药物作用机制采用精准靶向策略,如同为免疫系统安装"导航系统",能准确识别并摧毁癌细胞。值得注意的是,其副作用发生率较化疗降低60%,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行业分析师指出,这一突破可能重塑相关癌种的一线治疗格局。

现货型疗法开启抗癌新纪元

FDA授予优先审评资格的T细胞疗法,其革命性在于"现货型"特性。与传统需要个体化定制的细胞疗法不同,这种疗法像"预制菜"一样可以提前制备,随时取用。治疗周期从传统的3-6周缩短至72小时内,为危急患者赢得宝贵时间。

该疗法采用健康供体细胞经基因编辑而成,通过"通用钥匙"机制可匹配多数患者。早期临床试验显示,难治性血液肿瘤患者客观缓解率达78%,其中54%达到完全缓解。医学专家形容这相当于为免疫治疗装上了"涡轮增压器"。

产业化突破背后的技术革命

两项进展共同凸显医药创新的三大趋势:生存数据从"量变"到"质变"、治疗方式从"定制化"转向"标准化"、研发重点从"延长生命"转向"治愈可能"。强生采用的双特异性抗体平台,如同制造"智能导弹"可同时锁定两个靶点;而现货型疗法依赖的基因编辑技术,则实现了细胞的"即插即用"。

值得注意的是,93%的五年生存率接近某些慢性病的控制水平,暗示部分癌症正逐渐向"可管理疾病"转变。但专家也提醒,创新疗法定价可能高达数十万美元,如何平衡可及性与创新回报成为新课题。

未来展望:从治疗到治愈

随着这些突破性疗法落地,肿瘤诊疗体系将迎来深度调整。预测显示,到2026年细胞治疗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美元,其中现货型产品占比超40%。医疗机构正在建立配套的快速响应体系,包括细胞制备中心和治疗监测网络。

患者获益已初见端倪。某临床试验参与者分享:"接受治疗后第五年复查,医生说我现在的生存曲线和健康人几乎重合。“这种转变正在重新定义医患对癌症治疗的期待——从"多活几年"转变为"治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