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创伤杂志

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3300万剂科兴苗,援上合护公卫!

时间:2025-04-30 10:01:50


在当今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公共卫生安全已然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疫苗作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其作用和意义不言而喻。而科兴公司,在为上合组织国家公共卫生事业贡献力量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3300 万剂疫苗成功出海,这一举措背后,蕴含着诸多值得深入探究的知识和故事。

科兴,作为一家在疫苗研发与生产领域颇具实力的企业,长期以来致力于攻克各种疾病的防控难题。其科研团队汇聚了众多专业的人才,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严谨的研发流程。在疫苗研发过程中,科兴严格遵循科学规律和国际标准,从病毒株的筛选、培养,到疫苗的制备、检测,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力求打造出安全、有效且质量可靠的疫苗产品。

这 3300 万剂疫苗能够顺利出海,离不开科兴在疫苗质量控制方面的卓越表现。疫苗的质量关乎着民众的生命健康,容不得丝毫马虎。科兴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从原材料的采购,到生产过程的监控,再到成品的检验,层层把关,确保每一剂疫苗都符合高标准的质量要求。例如,在原材料的选择上,只与具备资质且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合作,对每一批原材料都进行严格的检验;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同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实时监控,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在成品检验环节,更是运用多种检测手段,对疫苗的各项指标进行全面检测,只有合格的疫苗才会被允许出厂并投放市场。

当这批疫苗抵达上合组织各国后,它们迅速在当地的公共卫生防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上合组织涵盖多个国家,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公共卫生状况也各有差异。科兴疫苗的到来,犹如一场及时雨,为这些国家抗击传染病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在一些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科兴疫苗的普及接种,有效降低了疾病的发病率和传播风险,保护了当地民众的身体健康。而且,科兴还积极与上合组织各国的医疗机构和卫生部门开展合作,为他们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疫苗接种工作,提升当地的公共卫生应急处理能力。

从更广泛的意义来看,科兴疫苗的出海,不仅仅是一种商业行为的拓展,更是中国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责任担当的体现。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全球公共卫生事务,通过捐赠疫苗、分享防疫经验等方式,助力其他国家共同应对疫情挑战。科兴作为中国的疫苗企业代表,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理念,加强了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友好合作,增进了各国之间的友谊和互信。

科兴疫苗在海外的广泛应用,也为全球疫苗的研发、生产和分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疫苗企业的实力和水平,提升了中国疫苗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也促进了国际间在疫苗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全球公共卫生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未来,随着全球公共卫生形势的不断变化,科兴将继续秉持初心,坚守质量底线,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疫苗的品质和技术水准。相信在科兴等众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将得到更加坚实的保障,人类也将更有底气去应对各种传染病的威胁,共同迈向健康美好的明天。而这 3300 万剂疫苗出海所开启的篇章,也必将在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的友好合作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激励着更多的力量投身到全球公共卫生事业的建设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