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提升必看】如何写出让审稿人惊艳的Discussion部分?
时间:2024-11-22 09:40:23
Discussion(讨论)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区域之一,它能够展现你对研究成果的深度理解和思考。以下是一些写出让审稿人惊艳的 Discussion 部分的方法:
1. 与现有研究对比分析
全面引用文献:在讨论部分,需要引用大量相关的现有研究文献。通过与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对比,找出相似点和不同点。
深入分析差异原因:当发现与现有研究的差异时,要深入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这可能是由于研究方法、实验对象、实验条件等因素导致的。
强调研究的创新性:在对比过程中,清晰地阐述你的研究在哪些方面具有创新性。这可以是新的理论观点、新的实验技术、新的应用领域等。
2. 深度剖析研究结果
详细解释结果意义:对研究结果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每个结果代表的实际意义。
探讨结果的多种可能性:考虑研究结果可能存在的其他解释或可能性。
关联不同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果研究中有多个结果,要阐述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3. 探讨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方向
坦诚揭示局限性:诚实地指出研究的局限性,这包括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样本数量的局限性、实验条件的局限性等。
基于局限提出改进建议:针对研究的局限性,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望未来应用前景:除了改进研究方法,还要对研究成果的未来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4. 保持逻辑清晰和语言精准
逻辑结构严谨:使用清晰的逻辑结构来组织讨论部分。可以按照重要性、因果关系、时间顺序等方式来安排内容。
语言表达准确:使用准确、简洁、专业的语言来表达观点。避免模糊不清、口语化或过于复杂的句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