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创伤杂志

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重磅提醒!最新23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公布时间已经确定!

时间:2024-04-08 10:20:53

最新一版的北大核心期刊目录公布时间已然确定,这一消息在学术界激起了不小的波澜!备受瞩目的23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预计将在下周开始以纸质版的形式,陆续邮寄到广大订阅者的手中。这份期待已久的目录,终于要与大家见面了!

在正式公布之前,我们需要明确并澄清一些关键信息,以确保大家能够正确理解这份目录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关于网上流传的两种所谓“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我们需要保持警惕。其一是将老版本的核心期刊目录冠以“最新版”的帽子,试图混淆视听。我们必须清楚,在第十版目录公布之前,第九版目录仍然是最新的,具有权威性。其二,有人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引用指标统计来源期刊列表”简单视为北大核心期刊目录,这是一个严重的误解。北大核心期刊从未分文理科公布,且该列表中缺失了多个重要类别。

据我们获得的可靠消息(已经过小编的严格验证),北大核心期刊目录的纸质版预计将在下周开始陆续邮寄给订阅者。这一消息确切无疑,让人充满期待!


image.png
本届北大核心期刊目录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这可能会对未来的学术论文发表格局产生深远影响。虽然从数量上看,2023版最新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数量(1987)的变动并不显著,但深入研究后会发现,其中的变化不容小觑。

各版北大核心期刊数量一览表
版次1992199620002004200820112014201720202023
核心期刊数量215716131571
1798
1983
198219831983
1990
1987



以《中国**学刊》为例,这本曾被视为南核的期刊可能在新版目录中失去其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它并未从南核目录中掉出,这表明其办刊质量仍得到认可。然而,它却可能从北大核心期刊目录中掉出,这引发了我们对核心期刊评价标准的思考。据了解,问题可能出在发文篇幅上,一些具有创新点的文章因篇幅问题而受到影响。这一变化提醒我们,未来在发表北大核心期刊时,需要更加注意文章的质量和篇幅要求。

面对即将到来的北大核心期刊目录公布,我们为广大学者提供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要尽早准备并发表文章。发表北大核心期刊一定要提前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去准备。即使你的文章质量再高,也不能保证一次就能被录用。因此,给自己留下足够的时间去安排和准备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要多写高质量的文章。如果你需要发表3篇核心期刊论文,那么最好准备4.5篇高质量的文章。这样,即使有一篇文章被拒绝,你还有其他备选文章可以替换。否则,一旦多篇文章被拒,你将面临没有退路的尴尬境地。

最后,要学会巧妙选择研究方向。尽量避免选择那些难以发表的高频选题。例如,在思政研究方向上,你可以尝试从乡村振兴、红色影视等角度入手,发表在《农业经济》、《电影新作》等刊物上。这样既能保证文章的新颖性,又能提高发表成功率。在思政领域,尽管研究者众多,但真正拔尖的学者并不多见。而且,已有的选题过于相似,相关研究成果已经相当成熟。因此,除非能够独辟蹊径,否则文章很可能会被耽搁在手中无法发表。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2023版

2023版北大核心期刊新晋期刊



2023最新版中文核心期刊首次入选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