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核心刊物的审稿流程以及哪个环节最难通过审稿?
时间:2024-04-01 10:01:26
核心刊物的审稿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作者提交论文:作者需要按照期刊的投稿要求,将论文提交到期刊编辑部。
初审:编辑部对论文进行初步审核,主要判断论文是否符合期刊的主题、格式要求以及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等。如果论文不符合要求,可能会被拒绝投稿或要求修改后再次投稿。
审稿(外审/复审):通过初审的论文会被分派给专业领域内的专家进行评审。这些专家会对论文的质量、原创性、科学性和适合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并给出修改建议和意见。这一环节对于控制通过率非常关键,因此也是整个审稿流程中最难通过的部分。审稿人会对研究质量和文章质量进行深入评议,关注创新程度、学术水平、研究方法、数据质量、结论的可信度以及论证结构、图表呈现效果、引用规范程度、语言水平等方面。
再审与修改:如果审稿人提出修改建议和意见,作者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改并重新提交论文。编辑会再次评估修改后的论文,决定是否接受投稿。
终审:编辑部进行最终的审查和编辑,确保论文的质量和格式完全符合期刊的要求。在这一阶段,编辑可能还会要求作者对论文进行进一步的修改。
录用通知:如果论文被接受,期刊编辑部会向作者发出录用通知,并告知发表的具体要求和时间表。
排版和出版:最后,期刊编辑部会对论文进行排版、校对和出版。
在整个审稿流程中,最难通过的环节通常是审稿(外审/复审)环节。因为在这一环节中,审稿人会对论文进行严格的评估,包括研究质量、文章质量等各个方面。由于核心期刊对论文质量的要求非常高,所以这一环节的通过率相对较低,拒稿率较高。
为了提高论文的通过率,作者需要在投稿前对论文进行充分的准备和修改,确保论文符合期刊的主题和标准,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创新性。同时,在审稿过程中,作者也需要积极回应审稿人的建议和意见,进行认真的修改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