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医学论文当中统计方法的要求
时间:2024-02-26 10:52:03
医学论文中的统计方法要求严格、准确和透明,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以下是医学论文中统计方法的一些基本要求:
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根据研究设计和数据类型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例如,对于连续变量,可以使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对于分类变量,可以使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确保所选方法能够恰当地回答研究问题。
描述统计方法:在论文中详细描述所使用的统计方法,包括假设检验、置信区间、效应大小等。对于复杂的统计方法,可以提供适当的公式或引用相关文献。
样本量和幂计算:说明研究所需的样本量是如何确定的,以及幂计算(如果适用)的结果。这有助于读者评估研究的可靠性和推广性。
数据处理和缺失值处理:描述数据的预处理步骤,包括异常值的处理、缺失值的填补方法等。确保数据处理过程透明且可重复。
统计显著性水平:明确所使用的显著性水平(如α=0.05),并解释其含义。同时,避免过度解读统计显著性,结合效应大小和临床意义进行综合判断。
多重比较校正:如果研究中涉及多个假设检验或比较,应考虑使用多重比较校正方法(如Bonferroni校正),以控制假阳性率。
报告效应大小和可信区间:除了统计显著性外,还应报告效应大小(如相关系数、均值差异等)和可信区间。这有助于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和不确定性。
图形和表格辅助说明:使用图形和表格直观地展示数据分布、变量关系和统计结果。确保图形和表格清晰、简洁,并遵循相关规范和要求。
统计软件说明:说明所使用的统计软件及其版本,以确保结果的可复现性。如果可能的话,提供数据分析的代码或脚本。
遵守伦理和法规:确保研究符合相关伦理和法规要求,特别是涉及患者隐私和数据保护方面的规定。遵守所在机构或国家的伦理审查程序。
总之,医学论文中的统计方法要求严谨、准确和透明,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遵守上述要求有助于提升论文的质量和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