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创伤杂志

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对拒稿的SCI文章,可以从哪些方面修改?

时间:2023-12-07 09:55:22

如何修改被拒稿的SCI文章?

一、检查文章的组织结构是否清晰

1. 确保文章的标题明确、简洁、易读,并能准确地表达文章的主旨。

2. 确保文章具有清晰的组织结构,包括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部分,每个部分都应具有明确的标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

3. 合理安排段落,使得文章结构清晰、易读、逻辑性强,各段之间的过渡应该自然、有机。

二、审视数据的质量

1.  数据质量是SCI文章的核心,要保证数据真实、准确、可重复。在提交文章前,应对所有数据进行仔细的审查和验证,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2. 数据统计分析的处理方法必须科学合理,详实严密,证据充分,尤其要注意原始数据和处理数据的精度、准确性和信度。

三、加强讨论和结论部分

1. 在讨论部分,一方面需要全面深入的介绍文章中提及的理论、实验方法以及数据分析;另一方面要对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比较、综合、类比和推广,对发现的问题展开讨论。

2. 给出明确的结论和对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四、重视文献综述部分

1. 文献综述部分是评估论文创新性和研究价值的关键环节,需要梳理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问题,并与自己的论文密切结合,展开讨论,指明研究方向。

2. 高质量的文献综述需要收集大量有效的文献,并通过完整细致的阅读和整理,归纳总结,梳理出结论并深入思考。

五、注意细节

1. 确保文章的语言清晰、准确,不含繁复的句子和过于通俗的语言。

2. 注意拼写、语法错误,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减少语言上的错误和不精确。

3. 最后,不要忽视审稿人的建议,认真考虑所有的评论和修改意见,力求提高文章的科学价值。

对于一篇SCI文章来说,其研究深度和方法严谨程度不仅仅是关键,文章的表达和组织结构也同样为评估专家所看重。作者需要仔细检查文章的细节和结构安排,确保最终提交的文章能够得到专家认可和读者好评。